雙11激戰正酣,數智物流價值從“連續”向“持續”升級
-
收藏
0
2021年雙11大戰正酣,年終火爆的年終大促背后,物流行業可謂是風起云涌,積極“備戰”,正在迎接一場數智化物流產業的互聯網比拼。成千上百萬物流人、過億的包裹數量、幾十萬個快遞網點,正在不同程度實現數字化打通。
天貓雙11通過菜鳥電子面單和物流預警系統,全國任何一個快遞網點都能提前接到異常包裹的預警,確保雙11物流順暢。京東在"雙11"期間推出供應鏈數智化服務產品——智能商務倉。融合了大數據應用、科學算法、精準建模以及高品質倉配服務,以數字決策助力商家供應鏈效率提升。并將預測算法、庫存模型、大數據應用到全國庫存分倉及分倉調撥管理上,減少交付節點,縮短溝通鏈條......
可以說,充分利用數據,挖掘現有資產效率,物流行業正走在前列。購物節快遞能及時、準確、安全送達的背后,加深人工智能、5G技術、云計算的推廣與深入,實現智能化、數字化的物流裝備,已經成為行業大勢所趨。
#01
AI決策的應用
將數字技術真正落地到物理世界,京東物流近年來做了很好的嘗試。
此前人們提及京東物流成功搶得雙11物流第一身位的時候,往往都會大談特談全國重資產的倉運一體模式。
的確,早期的京東物流,為了達到最高效的配送效果,會根據后臺的數據簡單預測動態分配,將貨品配置在與大城市最近的集中倉庫,以便后續的銷售和運輸能實時完成。
與菜鳥等通過數字化打通“四通一達”所有信息平臺,以達到提升效率的方式不同,這種重資產的模式更強調遞送的時間和貨物的安全。
在平時的的購物環境下此類模式不會出現什么大問題,一旦遇到雙11這樣的電商大促,就會使得倉庫貨物的入庫和整理,以及配送等環節出現擁堵現象,極大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體驗。
況且靠大范圍部署各類型商品位置,來贏得雙11的首單,不確定性比較多,整體操作效率其實并不高。
創新帶來的改變有時候又快又準。2018年開始,京東物流開始從第一、二代的機械化物流企業,向第三代智能化管理的物流企業轉型,逐漸在已經建立的京東商城銷售數據庫基礎之上,探索 AI決策理論在物流領域的應用。2019年之后,得到大數據培訓和學習的AI決策系統,已經可以為京東商城的貨物配送提供合理且有依據的方案,并能提前預測雙11購物節期間優先被選購的商品,并將這些商品提前包裝,做好物流準備,以便搶得雙11首單。
經濟學理論指出,統計學是一門以數據的分布來判斷規律的科學。只要抽樣的樣本足夠大,抽樣得出的結論就能逐漸貼近于規律本身。
京東作為中國數一數二的電商平臺,每日產生的海量爆發響應和訂購訂單,讓京東物流的AI決策系統有了龐大的統計基礎與抽樣來源,決策也越來越精準。
而這只是數字化物流的“開胃菜”。
#02
一體化供應鏈
2021年京東物流正式上市,在剛剛發布的二季報中,京東物流營收大幅增長,跑到了集團發展的前列。
京東物流持續增長的殺手锏,藏在公司一體化供應鏈的布局中。
所謂一體化供應鏈體系,就是能為客戶提供端到端、一攬子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與傳統第三方物流只針對單個環節完全不同,企業由原本需要協調多家物流服務商,變成了一家服務商內部的模塊間協同,協調成本更低、反應速度更快。
實際上,伴隨流通渠道的悄然變化,全渠道、多場景銷售發展加速,產品銷售波動性大幅增加,這對品牌商的傳統分銷模式和庫存管理方式造成了巨大的挑戰。
至于生產端,由于新消費趨勢的出現和Z世代個性化消費需求的產生,精益生產、柔性生產成為首選。這種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平衡成本與效率、在競爭中保有優勢,是品牌商、制造商所面臨的挑戰。
而京東物流在一體化供應鏈方面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
一方面京東物流的AI決策系統已經成熟,可以通過學習企業客戶的各種營銷數據找到其中的規律,并讓系統推動整個供應鏈的升級和改造;另一方面,京東物流成體系的服務,京東商城就是一個供應鏈成功的例子,而這種柔性又極端化的供應鏈管理鍛煉了團隊,也讓京東物流的供應鏈扶持能力在中國無出其右。
最新消息顯示,今年 8 月沃爾沃汽車接受了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方案的改造。據沃爾沃亞太區執行副總裁胡彥杭介紹,京東物流在庫存布局、智能分析上采用專業的管理模式,實現配送物流全鏈路的數據生產透明化、可視化,配件倉庫由原來的4倉變成8倉,超半數經銷商從中受益。
事實上,一體化供應鏈已經成為京東物流的核心收入來源。反映在財務數據上,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總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18%、25%、29.6%,而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收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90.2%、83.9%、75.8%、69.28%。
當然,一體化供應鏈的市場拓展也面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首先,倉庫數量越多,客戶商品動態分配的效率就越高,而且倉庫最好是智能化的,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成本。其二,物流網點鋪設范圍越大,客戶商品的配送效率就越高。其三,不同行業對于倉儲、物流的需求不同,甚至不同產品的細化需求也不同,需要物流公司通過接觸大量客戶,來建立自己的方案。但是要做到這三點,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積累大量客戶。
長期服務京東集團的歷史,讓京東物流在這些一體化供應鏈發展的難關面前顯得游刃有余。
事實也的確如此,根據京東物流上市申請書披露的灼識咨詢報告,按照2020年收入計算,京東物流是中國最大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市場份額為2.7%。不過規模高達2萬億的一體化供應鏈行業中,CR10(前10名市占率)僅為9.0%,市場集中度非常低。
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是既可以在數字世界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又可以在物理世界提供從解決方案到落地運營的一體化支撐。10月18日京東物流CEO余睿在2021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表示,“京東物流的核心主航道是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
可以說,京東物流已經將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確定為主賽道,未來的重心將要布局全供應鏈尤其是產業供應鏈。
#03
數字化的管控
對于數字化能力,京東物流CEO余睿認為早已成為京東物流的優勢,“我們從第一天起,就是從一體化供應鏈物流的角度來規劃我們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核心服務能力。”
因此在智能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發布了自己數字化智能管理中樞的2.0版——京慧 2.0。
京慧2.0 的初衷,其實是為了解決用戶對精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慣于接受整體運營而不是孤立的單環節系統服務的問題,同時也為了解決用戶行為關注點正從“效率”轉向“效益”的問題。
正是基于這兩條主線,京慧 2.0 打造了一款集咨詢規劃、智能系統、專家運營于一體的數智化服務方案。
利用一套智能化系統和兩種服務,來打造所有企業都能用得上的一體化數字供應鏈平臺。,這有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個投入實用的、針對于一體化數字供應鏈管理的 AI智能中樞。
而在這一個調度管理平臺背后,不得不提到面向供應鏈自動化、數字孿生的軟件平臺京東物控。
把物聯網技術和互聯網結合在一起,將信息與傳統的倉儲運輸聯系到一起,打通設備終端生態與應用生態,京東物控加強了物流企業的管理能力,并為供應鏈管理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在倉儲服務端,京東物流的天狼系統赫赫有名。這套系統現在進化的方向就是提升存儲的密度和揀貨的效率,以便讓高強度的服務逐漸替代原本低效率的服務,使得客戶一體化供應鏈的管理效率再次提升。
著名供應鏈專家馬丁·克里斯多弗曾表示:“真正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到今天供應鏈競爭更在于管理和運維能力的本身,而不是只看供應鏈投入成本的多少。
物流和商流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讓京東物流其對于消費品流通的挑戰,對于品牌商的真實需求都有很深刻的理解。當這些能力疊加到一起,在物流領域的服務能力和數字創新能力,其他物流企業很難媲美。
從這個角度上講,京東物流在雙11已經布下一盤大棋。而這盤棋能否給京東物流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則要看未來整體科技水平提升的速度。
因為對物流來說,沒有速度就沒有未來。
猜你喜歡
數科社
共138篇文章
關注數字科技行業大小事,多角度洞察數字科技行業熱點,同時還建立媒體、公關、市場交流社群,打造圈內人士聚集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