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銷售凈利率20年來平均13.74%,被華為、IBM遠遠甩開
-
收藏
0
出品/公司研究室
文/楚山
近日,聯想集團(00992.HK)發布2021/2022財年第二財季業績,營收115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凈利潤3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5%。
這份財報看上去不錯,但發布后還是引起不少爭議。財報顯示,聯想集團期內研發投入同比提升57%,但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為2.73%,與同行相比還是不算高。比如,小米集團(01810.HK)2021年中報顯示,其研發占比為3.69%。

事實上,聯想集團近來遭遇外界很多議論,連帶著創始人柳傳志與現任董事局主席楊元慶也遭到很多非議。這些爭議的核心,主要是圍繞柳傳志當年主導的貿工技路線帶來的一系列消極后果,疊加聯想集團科創板IPO中止,給人一種比較強烈的印象:那就是這家營收近4000億的知名IT企業,實際上就是一家電腦組裝公司。
這樣的印象,究竟是三人成虎還是以訛傳訛?公司研究室嘗試從銷售毛利角度,將聯想集團與海內外知名的同類企業加以比較。畢竟,銷售毛利率的高低,基本上反映了企業護城河的寬窄,也折射了企業產品科技成色如何。
考慮到聯想集團的產品性質與市場輻射范圍,公司研究室選取了小米集團、華為公司、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IBM.N)、蘋果(AAPL.O)作為比較對象。這些公司與聯想集團業務相關或相近,都是面向全球的大型IT企業。
最新財報發布后,有不少人為聯想集團辯解:一家營收幾千億的電腦企業,不能說沒有創新。但是,這要看與誰比,與上述同類大咖相比,聯想集團的一些財務指標確實不夠好看,與它們相差不少。
從銷售毛利率看,WIND數據顯示,從2015年—2020年間的數據看,聯想集團僅比小米集團略強,長期保持在15%左右,最高也沒有超過17%;而業務與之相近的IBM,銷售毛利率長期維持在38%左右,最高超過40%;蘋果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則更高,始終在45%以上。

至于銷售凈利率,聯想集團更沒法看了。WIND數據顯示,2015—2020年間,聯想集團的銷售凈利率始終在1.5%附近波動,最高沒有超過2%;小米集團算是初創企業,波動很大;IBM也有較大波動,但銷售凈利率最低也超過7%,最高為16.14%;至于蘋果,銷售凈利率始終保持在20%以上。

如果說IBM、蘋果是國際大咖,聯想集團比不了,那么,土生土長的華為公司的數據,應該有可比性了吧。
公開信息顯示,在銷售毛利率與銷售凈利率這兩個指標上,聯想集團同樣被華為甩下很遠。
2014-2019年間,華為公司的銷售毛利率維持在37%以上,最高為44.22%;銷售凈利率維持在7%以上,最高為9.67%。
因此,從近幾年銷售毛利率與銷售凈利率數據看,聯想集團技術含量就是不高,與蘋果、IBM、華為幾乎不可同日而語。只有與小米集團還有一拼,而小米集團同樣背著組裝工廠的名聲。這也難怪,小米集團CEO雷軍說過,他曾向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取過不少經,因此,有人說,小米正在重蹈聯想集團20年前的覆轍。

最新財報發布后,有一些報道稱,聯想集團多項財務指標都創了紀錄,響亮地回應了對其科技含量不高的質疑。其實,這些觀點沒有考慮去年疫情造成的低基數影響,而且總營收與凈利潤總額的增長,并不能天然說明聯想集團科技含量就自然提高了。最有說服力的數據,應該還是銷售毛利率與銷售凈利率的提升。
柳傳志與倪潤南當年的路線之爭對聯集團的影響是深遠的,貿工技與技工貿決定了企業完全不同的發展基因,長此以往,不同的DNA決定了企業的不同發展路徑與相應的配套體系,再想扭轉方向談何容易。
事實上,聯想集團長達20年的財務數據,同樣證明這一點。WIND數據顯示,2002-2021年間,聯想集團的銷售毛利率平均值為13.74%,遠低于IBM的45.72%,蘋果的37.4%;同期,聯想集團的銷售凈利率平均值為1.86%,同樣遠低于IBM的11.93%,蘋果的19.75%;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說明,一家企業一旦選定了貿工技的發展路線,就很難在享受組裝加工薄利多銷好處的同時,回過頭來擁有技術壁壘帶來的高附加值。因此,聯想集團近期或許會適當提高研發投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但想成為華為這樣的技術立身的企業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有人說,柳傳志與聯想集團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其實,這種說法大可不必。從當初選擇貿工技路線開始,柳傳志追求的就是盡快獲利,最大限度獲利。這一點,聯想集團其實已經很完美地實現了。
這些年,聯想集團營收接近4000億,管理層賺得盆滿缽滿,柳傳志退休前年薪高達1個億,作為董事局主席的楊元慶拿的自然也不少。因此,可以說,這些人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談不上什么遺憾不遺憾,也許人家壓根就沒在乎過所謂科技創新也不得而知。
猜你喜歡
BOSS直聘:2024年研發費用同比上漲17.6%,新版本已接入DeepSeek-R1
目前,BOSS直聘APP已經接入DeepSeek-R1,在APP中的一些場景中審慎灰度測試。同時,產品上也采取自研模型“南北閣”提供服務。小贏科技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用科技點亮美好生活 助力小微企業暢通“金融血脈”
小贏科技發布了其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樂信發布Q3財報:營收36.6億,利潤環比大增,各項經營指標全面向好,迎來高質量增長的一季
中國領先的新消費數字科技服務商樂信發布2024年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