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變天,許冉能否實現“二次跳躍”?
-
收藏
0
5月11日,京東發布了2023年一季報,中規中矩。營收增速1.4%,實現凈利潤64億元,去年同期為24億元,外界擔心的“百億補貼”并未拖累其利潤。
財報發布前,京東CEO徐雷卸任的消息不脛而走,由京東CFO接任,二把手徐雷的卸任意味著京東重新回到了“東哥”時代。
接下來,在東哥帶領下京東將重新提速,進入全新時代,但能否重回巔峰仍然需要畫上問號。
01
徐雷功成身退,京東進入CFO控權時代
2019年,在一場京東高管內部會議上,劉強東曾經放話:“誰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
2008年,經“風投女王”徐新牽線,徐雷加入京東,成為京東的外部市場顧問。2017年,京東設立集團CMO體系,任命徐雷作為集團的CMO,開始全面負責各個業務條線的整合營銷,并直接向劉強東匯報工作。
由于電商平臺的競爭之激烈,天貓、淘寶、拼多多等平臺層出不窮,2018年的京東的增速放慢,業績承壓,收入增速跌破30%,活躍用戶增長首次環比減少,直接反應到京東的股價持續走跌。
2018年7月,徐雷成為京東商城的輪值CEO,臨危受命卻扭轉乾坤。2018年到2022年,徐雷從輪值CEO升為京東零售CEO,再到2022年9月升至京東集團總裁,成為僅次于劉強東的第二人。
對于徐雷的離職,京東內部和外部均表示了對其的不舍,作為京東的二號人物,徐雷個人是個極具人格魅力的CEO。
即將到來的618購物節,就是徐雷一手締造。同時,徐雷搭建了京東PLUS會員體系,也在構建京東高端、有品質的品牌效應上立下了汗馬功勞。
京東在徐雷的陪伴之下,快速成長著。在他任職期間里,京東已經成為了一家萬億市值的企業。
即使是在2020年的疫情之下,京東仍然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
2020年,京東全年凈利潤達494億元。2020到2022年三年間,京東始終保持著營業收入增速在25%-29%之間,活躍用戶從3億躍升到5.7億,增長了將近一倍。
雖然營業收入增加,但因為徐雷較為激進的風格,也為京東帶來了更大的成本。2022年,增效降本成為了京東的主要課題。
2023年5月11日,京東集團發布公告,2018年加入京東,任職高級副總裁的許冉接任接任徐雷,出任京東CEO。
許冉在2020年1月晉升為高級副總裁,在2020年6月開始擔任京東首席財務官。她操盤了多項大型并購項目,為京東的投融資發展立下了功勞,財務出身的許冉在省錢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她并沒有太多電商運作的經驗。
02
互聯網大廠迎來CFO時代
業內曾經流行一句話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當CEO。
但京東并非第一個將CFO推至主位的企業。如今阿里巴巴的新掌門人張勇是CFO出身;TikTok的周受資亦是CFO出身。
曾有一位京東零售中層說過,“互聯網現在越來越關注生意的本質,沒有誰會比CFO更懂得賺錢,少虧錢是賺錢,節流也是賺錢。”
在互聯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學會算賬和省錢成為了企業們的必修課。少虧錢是賺錢,節流也是賺錢,CFO懂得賺錢亦懂得省錢,當然是不二之選。
2023年5月11日,京東發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這也是徐雷最后一次以CEO身份出席京東業績會。
根據財報顯示,2023年京東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430億,相比較2022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歸母凈利潤為63億元,而去年同期凈虧損30億元。
轉虧為盈,將凈利潤提升至63億元,這是徐雷在職期間給京東交出的最后一份答卷。
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在過去的12個月,自有資金已經出現了較大的波動,相比于去年同期的272億元,最后一期的自有資金已經減少了30%;相比于2022年第四季度,環比減少了46.6%。
同樣,京東的應收賬款的周轉天數,也已經連續增長5個季度,從2022年第一季度的3.2天,已經增長到2023年第一季度的4.8天。
CFO出身的許冉,顯然將要在這些問題上開始發力,尋找到一個更適合當下京東的路。
根據財報顯示,京東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并且開始“節衣縮食”了。
首先是營銷開支的縮減,從2018年至2021年,京東集團的營銷開支從192.37億增長到387.43億。2022年,該筆支出削減到377.72億元,2023年第一季度,京東的營銷開支同比縮減8%,從87億減少到80億元。
其次,一般及行政開支也在三年的增長后,于2022年出現“縮水”。
2023年一季度,京東集團的一般及行政開支從去年同期的24.62億元微增至25.01億元。但如果把包括股權激勵費用計算在內的話,京東集團一季度的一般及行政開支從10.28億元降至7.71億元,降幅已經達到25%。
03
重回低價策略,京東還拼的起來嗎
京東集團在2023年第一季度維持了1.4%的增長,但增長很多依賴服務收入的增長,而并非核心商品收入增長。2023年第一季的,3C業務收入從1183.68億元降至1169.99億元;電子家電品類同比下降1.44%;日用百貨商品的收入也從860.48億元降低到785.65億元,日百品類同比下降8.65%。
如今,以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大廠正在面臨更多的困境,例如更少的資金和資本投入,但政策面的轉好,也在使平臺經濟處于可以高速發展階段。
當下正是京東發展的關鍵時期,核心電商業務受到了挑戰,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競爭對手發展迅猛,營收持續放緩,第二三增長曲線物流和京東云業務仍未羽翼豐滿。
對于許冉來說,她需要會賺錢、會經營,既要會賺錢、又要能夠懂經營。成為像京東這樣的萬億市值的公司需要更加謹慎。
在即將到來的6月,許冉將會面臨第一道關卡。
作為每年最重要的618購物節,京東需要做好足夠的準備來應對市場。后疫情時期,人們的消費欲望逐漸減弱,在這樣的關頭,京東推出百億補貼,企圖在拼多多的市場中尋找部分空間。
追求品質一短時間以來曾經是京東引以為傲的戰略。但在市場需求轉向追求性價比、低價產品的同時,京東并未反應過來。
直到今年三月份上線百億補貼,京東高調宣布重回低價策略,但一季度財報數據暫時還看不出這一策略的成效。
在618之前換任,京東打出了一張維穩牌,能否重回巔峰時期,要看接下來許冉的表現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課題組:期待京東披露外賣全職騎手數量及構成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新就業研究課題組發布《以騎手為代表的新就業群體研究報告》,建議京東盡快對外公布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且個人繳納部分由京東承擔”的詳細方案。
博望財經
共209篇文章
有深度的財經媒體,解讀不一樣的財經事件。
最近更新文章
-
深扒《繁花》金主麥吉麗:被藥監局點名,疑似涉及傳銷
2024-03-19麥吉麗 -
凈利潤大漲難改股東“提款機”命運,百麗時尚再沖港交所只為“還債”?
2024-03-14百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