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室IPO周報:據傳瓜子二手車將赴美IPO;華潤飲料IPO在港交所獲批
-
收藏
0

一、IPO動態
A股
8月16日,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制造商先鋒精科在上交所上會,擬在科創板上市。
新股上市:
8月14日,巍華新材(603310)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漲幅35.65%。
8月16日,珂瑪科技(301611)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新股申購:
本周,A股共有3只新股進行申購,下周暫定有兩只新股安排申購。
8月12日,國科天成(301571)在創業板進行申購;8月13日,太湖遠大(920118)在北交所進行申購;8月15日,小方制藥(603207)在上交所主板進行申購。
8月19日,佳力奇(301586)將在創業板進行申購;8月23日,益諾思(688710)將在科創板進行申購。
港股
8月12日,生物醫藥公司華昊中天第二次向港交所遞表。
8月13日,曾試圖在創業板、北交所上市的青島企業文達通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二、熱點追蹤
據傳瓜子二手車將赴美IPO,擬募資2億美元
據IFR報道,中國汽車交易平臺車好多集團考慮在美國進行IPO,可能融資約2億美元(約15.6億港元)。
報道稱,交易最早可能在今年進行,目前正與財務顧問合作。對此,車好多集團對上述消息回復稱,該信息不實。
車好多集團,作為一家汽車消費服務一站式平臺,旗下擁有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瓜子修車三大業務板塊,為用戶提供新車、二手車交易服務、汽車金融、保險經紀、售后保障、維修保養等全產業鏈服務,一站式滿足用戶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所有需求。
車好多集團于2018年完成8.18億美元C輪融資,由騰訊領投。2019年,軟銀投資15億美元。2021年,車好多完成3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由IDG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等投資,投后估值約100億美元。(金融界)
華昊中天二沖港股:只有一款上市產品,至今仍虧損
8月12日,北京華昊中天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再次遞交港交所主板IPO上市申請材料。此前,該公司曾于1月29日首次遞交港股IPO招股書。
2021年8月,華昊中天進行A股上市輔導工作,并于2022年6月遞交科創板IPO上市申請材料。然而,經歷兩輪問詢后,該公司最終于2023年5月終止科創板上市申請。
目前,華昊中天擁有單一核心產品優替德隆注射液,并于2021年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
2013年11月至2020年11月,華昊中天共完成五輪股權融資,累計融資額11.55億元,最后一輪融資后,估值約為44.9億元。
2022年及2023年以及2024年前2個月,華昊中天的收入分別為3282萬元、6663.5萬元及2856.4萬元,同期,公司分別錄得虧損1.61億元、1.9億元及5745.3萬元。(界面新聞)
華潤飲料IPO在港交所獲批,年營收超135億元
據市場消息,華潤飲料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獲港交所批準,可能籌資至多10億美元。報道稱,或最早8月底啟動預路演,時間表尚未敲定。
此前報道稱,華潤飲料于2024年4月22日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于7月10日獲中國證監會的境外上市備案通知書,其由中銀國際、中信證券、美林、瑞銀4家頭部投行聯席保薦。
據了解,華潤飲料作為中國最早專業化生產包裝飲用水的企業之一,現已成長為中國第二大包裝飲用水企業以及中國最大的飲用純凈水企業。
根據灼識咨詢的報告,“怡寶”品牌飲用純凈水產品在2023年的零售額為395億元,市場份額為32.7%,約為排名第二企業的四倍,且超過排名第二至第五企業的總和,是中國飲用純凈水市場的第一品牌。
截至2024年4月15日,華潤飲料擁有“怡寶”、“至本清潤”、“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和“佐味茶事”等13個品牌的產品組合、共計56個SKU。
2021年至2023年,華潤飲料的營收分別為113.40億元、126.22億元和135.1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2%;凈利潤分別為8.58億元、9.89億元和13.3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4.6%;同期的凈利潤率則分別7.6%、7.8%和9.9%。(封面新聞)
蕉下被曝裁撤全部品牌團隊,或與IPO受挫有關
8月15日,有市場消息稱,輕量化戶外生活方式品牌蕉下已將品牌部門完全裁撤,其中公關部門員工已經全部離職,市場部并入了銷售部門。
有業內聲音認為,此次蕉下品牌部門的裁撤,或與其IPO無望有關。梳理來看,蕉下的IPO之路一直不順利。
2022年4月,蕉下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沖刺“中國城市戶外第一股”。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毛利分別為1.92億元、4.56億元及14.22億元,同期的總毛利率分別為50.0%、57.4%及59.1%。
但與高毛利相比,扣除了各項包括營銷在內的成本后,蕉下的凈利潤大幅壓縮。,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經調整年內利潤分別為0.197億元、0.394億元和1.357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5.11%、4.96%和5.64%。
以2021年為例,蕉下毛利率接近60%,但凈利潤率不足6%。公司近一半的收入花在了營銷。
2019年至2021年,蕉下營銷費用分別為1.25億元、3.23億元和11.04億元,營銷費用率分別為32.39%、40.69%和45.86%。
這也意味著,一把售價百元的防曬傘,2019至2021年,蕉下分別要拿出32、41、46元來做推廣。
在首次遞交招股書失效后,蕉下又第二次遞交招股書。不過,第二次招股書遞交后,蕉下的IPO進程就杳無音訊。(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301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