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周報|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多家保險公司新單下滑超10%
-
收藏
0
01 銀行
多只銀行股創下歷史新高
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江蘇省農商行資產突破5萬億大關
廈門銀行涉東方集團4.19億元貸款糾紛
華夏銀行年報出爐
杭州銀行股權變更獲批
02保險
險資長期投資試點加速落地
永誠保險回應2024年虧損
多家保險公司新單下滑超10%
保險資管機構加速布局“保險版ABS”
江泰保險經紀股權第三次掛牌
華農財險董事長蘇如春辭職
03消費金融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業績延續分化
招聯消金0.58折轉讓17億不良資產
海爾消費金融2024年凈利潤4.45億元
杭銀消金2024年凈利潤9.2億元
04金融科技
互聯網助貸綜合息費必須控制在24%以內
抖音集團“拉黑”3家貸款中介
快錢支付山東分公司因違規被罰2萬元
銀行
1.多只銀行股創下歷史新高
近日,上海銀行、建設銀行、成都銀行盤中股價創歷史新高。另外,浦發銀行、重慶銀行、滬農商行也創下60日新高。今年以來,銀行股已獲多方資金增持。
截至4月17日收盤,銀行板塊上漲0.29%,共有22只銀行股收漲。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分析指出,“行業層面利好頻出,不僅多家銀行重要股東相繼實施增持,更有部分銀行主動推出《估值提升計劃》,這些舉措有效提振了投資者對銀行板塊的信心。”“展望后市,銀行股仍具備持續上漲的動能。主要基于以下四點支撐,即避險需求持續存在、股東增持彰顯信心、估值修復空間可觀、業績改善預期明確。”【國際金融報】
2.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去年10月,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相繼開啟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調整后存款利率普遍低于2%,邁向“1時代”。近日,中小銀行也迎來新一輪降息潮。近一個月以來,多家民營銀行宣布下調存款利率。4月15日,上海華瑞銀行公告,自2025年4月16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3年期存款利率從2.7%下降至2.6%,5年期存款利率從2.65%下調至2.55%。4月14日,重慶富民銀行公告,自2025年4月17日起調整儲蓄及單位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3年期存款利率從2.6%下調至2.5%,5年期存款利率從2.5%下調至2.4%,其他期限利率同樣保持不變。無錫錫商銀行公告,于2025年4月21日起調整定期3年、定期5年以及大額存單產品年化利率,調整后,定期3年、定期5年存款利率降至2.5%、2.4%,大額存單3年期、5年期利率降2.6%、2.5%。4月12日,福建華通銀行公告,自2025年4月13日起,3個月、3年、5年個人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調整為1.30%、2.70%、2.60%。【金融研究院】
3.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4月16日,現貨黃金經歷短暫回調后,再度刷新價格紀錄,首度站上3300美元/盎司。金價震蕩走高之際,商業銀行再度出手調整黃金積存業務認購起點金額門檻。4月15日,招商銀行發布關于貴金屬業務調整通告,近期黃金價格呈現較大幅度波動。根據黃金積存業務相關監管規定,該行將對零售黃金賬戶業務進行調整,自2025年4月21日(周一)起,黃金賬戶活期及黃金賬戶定投按金額認購的起點由750元調整為800元。據了解,自3月份以來,已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寧波銀行、東莞銀行、四川天府銀行等多家銀行上調積存金起購門檻。調整后,這些銀行積存金業務的起購門檻在750元至1000元不等。【證券日報】
4.江蘇省農商行資產突破5萬億大關
4月15日,江蘇農信官方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該省農商行資產總額已突破5萬億元大關,達到5.01萬億元,約占全國農信資產總額的10%;存款余額增至4.11萬億元;貸款余額增至3.21萬億元。據公開信息顯示,江蘇農商聯合銀行首期注冊資本金77億元,最大股東江蘇省財政廳出資50億元,持股比例達64.935%。此外,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省港口集團、江蘇省環保集團、江蘇省產權交易所分別出資10億元、10億元、5億元、2億元,分別持股12.987%、12.987%、6.494%、2.597%。風險防控方面,江蘇省農商行不良貸款率為1.22%,撥備覆蓋率提高至323.76%。【證券時報】
5.廈門銀行涉東方集團4.19億元貸款糾紛
近日,廈門銀行披露了涉及東方集團及其關聯方的4.19億元貸款糾紛,據了解,廈門銀行本次訴訟涉及的被告方有三個,屬于東方集團及其關聯方,分別是廈門銀祥油脂有限公司、廈門銀祥集團有限公司、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糾紛源于2023年5月的一筆貸款。2023年5月16日,廈門銀行向銀祥油脂提供了本金4.191億元的授信額度;同時,與銀祥集團、東方集團簽訂了保證合同,約定其為銀祥油脂的貸款業務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廈門銀行表示,該行向銀祥油脂發放了貸款,如今的本金余額約為4.187億元。因銀祥油脂在其他金融機構已發生逾期情形,且涉及重大經濟糾紛、訴訟,已構成違約。廈門銀行依約宣布借款提前到期,同時為維護廈門銀行的合法權益,廈門銀行依法向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華夏時報】
6.華夏銀行年報出爐
WEMONEY研究室獲悉,4月17日晚,華夏銀行(600015.SH)發布2024年年報。據年報顯示,2024年華夏銀行實現營業收入971.46億元,同比增長4.23%;實現利息凈收入620.63億元,同比下降11.89%;非利息凈收入350.83億元,同比增長54.11%。實現歸母凈利潤276.76億元,同比增長4.98%。截止2024年末,該行資產總額4.3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6%。發放貸款及墊款本金總額2.37萬億元,同比增長2.46%。存款總額2.15萬億元,同比增長1.01%。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率1.6%,比上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61.89%,比上年末上升1.83個百分點。【WEMONEY研究室】
7.杭州銀行股權變更獲批
近日,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變更股權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核準的公告。具體來看,近日,杭州銀行收到《國 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關于杭州銀行變更股權的批復》 (浙金復〔2025〕125 號),同意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受讓澳洲聯邦銀行持有的公司 329,638,400 股股份。此次股權受讓完成后,新華人壽保險在杭州銀行的持股情況發生重要變化。其合計持有杭州銀行的股份數量達到356,555,844 股,占到截至2025年4月14日杭州銀行普通股總股本的5.63%。【北京商報】
保險
1.險資長期投資試點加速落地
4月16日,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表示,泰康資產關于發起設立全資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穩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申請已獲得金融監管總局批準。據了解,第一批獲批試點的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各出資250億元,設立規模500億元的公司制基金。相關基金于2024年3月4日正式啟動投資,截至2025年3月初,500億元已悉數投資落地。今年,金融監管總局批復的試點規模從500億元增至1620億元,獲準參與試點的保險公司也從2家增至8家,“老七家”大型壽險公司均在列。在第二批獲準試點的機構中,太保壽險、泰康人壽、陽光人壽及相關保險資管公司在1月份獲準以契約制基金方式參與試點,開展長期股票投資,規模合計520億元;人保壽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新華保險、平安人壽等5家保險公司于3月初獲批開展試點,規模合計600億元。【證券時報網】
2.永誠保險回應2024年虧損
近日,新三板掛牌保險公司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4年年報及今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這家成立二十載的老牌險企,在2024年出現虧損,背后是海外大案與極端天氣等偶發因素,以及叫停承保虧損的融資性保證保險業務所引發的的陣痛。年報顯示,2024年,永誠保險實現營業收入61億元,原保費收入68.52億元,同比減少3.22%,據介紹,主要是受到停止融資性保證保險業務影響。保證保險業務叫停背后是其承保虧損的現實。利潤方面,2024年度,永誠保險實現合并利潤總額-6.31億元,其中承保虧損8.40億元,“主要是受到海外大案、極端災害天氣這兩項偶發性因素以及保證險業務虧損所致,綜合影響達到7.67億元”,永誠保險回應道。【藍鯨財經】
3.多家保險公司新單下滑超10%
2025年一季度,傳統的壽險銷售旺季突然轉冷。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作為“開門紅”的重要時間段,2025年前兩個月,人身險公司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1.2萬億元,同比下降2.63%。其中,壽險保費規模的下滑趨勢最為顯著,1-2月,壽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02 萬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3.51%。
從市場主體來看,保險公司保費增長冷熱不均。上市險企披露的保費數據顯示,前三個月,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均實現正增長,其中新華保險同比增長28%,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中國太保同比增長9.3%。國華人壽前三月保費同比下降23.8%;只公布1月數據的陽光人壽同比下降4.9%。而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傳統巨頭則選擇不再逐月披露保費數據,業內推測其增速或低于預期。另外,在業內交流獲取的信息看,多家險企的個險渠道,2025年1-2月標準保費同比下滑幅度超過10%,“老七家”之外的壽險公司下滑幅度甚至超過20%。【界面新聞】
4.保險資管機構加速布局“保險版ABS”
據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有限公司數據統計,截至4月17日,今年已有10家保險資管機構登記19只資產支持計劃,登記規模合計769.41億元,同比增長57%。受訪專家表示,資產支持計劃與保險資金的風險偏好相契合,為險資開辟了新的投資途徑。預計未來保險資管機構登記的資產支持計劃規模和數量將持續增長。【證券日報】
5.江泰保險經紀股權第三次掛牌
4月17日,保通社從北京產權交易所獲悉,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1100.8萬股股權(占總股本5.1217%)再次被掛牌轉讓,轉讓方是三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底價為4105.95萬元。信息披露結束日期為2025年4月22日。據悉,這已是三峽資產第三次掛牌轉讓所持有的江泰保險經紀股權,轉讓價格也從最初的4596.26萬元降至4105.95萬元。若此次順利找到接盤方,三峽資產將徹底退出江泰保險經紀股東行列。對于三峽資產出清江泰保險經紀股權的原因,有知情人士對保通社表示,此舉主要是執行“退金令”政策。【每日經濟新聞】
6.華農財險董事長蘇如春辭職
近日,華農財險公告稱,蘇如春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在新任董事長就任前,根據公司章程暫由副董事長朱寧代行董事長職務,履行董事長職權。值得一提的是,蘇如春擔任華農財險董事長一職已近十年,且尚未達到退休年齡。華農財險于2006年1月注冊成立,是一家全國性綜合類財產保險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總部設在廣東。2018—2024年,華農財險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21.82億元、26.19億元、29.59億元、32.03億元、40.5億元、47.67億元、44.22億元;凈利潤則分別為0.08億元、-2.16億元、0.1億元、0.15億元、0.13億元、0.07億元、0.48億元。【證券時報網】
消費金融
1.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業績延續分化
從近日上市公司年報陸續披露的消費金融公司業績來看,龍頭機構招聯消金首次出現總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三降”,興業消金、中銀消金凈利潤分別驟降76.82%、91.62%。在頭部機構業績下滑的背景下,中郵消金、海爾消金、寧銀消金、哈銀消金等中小機構業績普遍上漲,其中建信消金凈利潤同比大增115.38%,中郵消金、寧銀消金、小米消金凈利潤同比增幅在50%左右。不過,尾部機構陽光消金凈利潤同比下滑66.08%至0.58億元。“頭部消金業績增速有所放緩,腰部消金則迎來普漲,反映出消費金融行業表現已出現一定程度的分化;另一方面,部分腰部機構出于本身規模基數較小、股東加大支持力度、切入差異化場景賽道等因素,迎來較好的增長期。【國際金融報】
2.招聯消金0.58折轉讓17億不良資產
招聯消費金融在4月份先后發布了2025年第6期、第7期個人不良貸款(個人消費貸款)轉讓項目轉讓公告。招聯消費金融2025年第6期不良貸款資產包的未償本息總額為6.79億元,加權平均逾期天數為1072.73天,資產筆數為31.82萬筆;第7期不良貸款資產包的未償本息總額則達到了10.7億元,加權平均逾期天數為1269.72天,資產筆數為46.47萬筆。兩期不良貸款資產包的合計未償本息總額達到了17.49億元。自進入2025年以來,招聯消費金融已經先后發布了7期不良貸款轉讓公告。7期不良資產包未償本息總額合計超55.56億元。如果以第6期的轉讓情況來看,未償本息總額則達到了6.79億元,但起拍價僅為4670萬元,相當于打0.69折;如果以第7期的轉讓情況來看,未償本息總額則達到了10.7億元,起拍價僅為6235萬元,則相當于打0.58折。【南方都市報】
3.海爾消費金融2024年凈利潤4.45億元
近日,美凱龍發布2024年年報披露了重要聯營企業海爾消費金融的經營情況。年報顯示,2024年,海爾消費金融的營業收入為31.68億元,凈利潤為4.45億元。據金融虎網觀察,與上年相比,海爾消金的營收同比增長27%,凈利潤同比增長21.9%。2023年,海爾消費金融營收為24.89億元,凈利潤為3.65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306.35億元,同比增長21.61%。2021年、2022年、2023年,海爾消費金融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0.86億、17.10億、24.89億,實現凈利潤1.97億、2.74億、3.65億,總資產155.8億元、211.25億元、262.67億元。對比最新數據來看,其各項指標均處于穩步增長態勢。【金融虎】
4.杭銀消金2024年凈利潤9.2億元
近日,杭州銀行發布2024年年報披露了旗下杭銀消費金融和杭銀理財的經營情況。年報顯示,2024年全年,杭銀消費金融營業收入52.66億元,實現凈利潤9.2億元。截至2024年報告期末,杭銀消金未經審計總資產515.36億元,凈資產66.18億元。目前,杭銀消金注冊資本25.61億元,杭州銀行持股比例為42.95%。
杭銀消費金融成立于2015年12月3日,以“成為一家具有良好口碑的一流消費金融公司”為愿景,實施線上、線下兩大業務模式。從股東結構來看,杭銀消費金融第一大股東為杭州銀行,持股比例為42.95%;第二大股東為迪潤(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3.34%,由出行巨頭——滴滴出行全資持股;第三大股東為中國銀泰,持股比例為20%。【搜狐網】
金融科技
1.互聯網助貸綜合息費必須控制在24%以內
互聯網助貸新規出臺后,意味著關于助貸的實質性監管落地,這令各家金融機構和助貸平臺不得不加緊研究對策,其中最為焦慮的便是助貸定價問題。據「新金融聯盟(NFA)」發布的消息,上周,監管專家在新金融聯盟主辦的“商業銀行助貸業務的規范發展”內部研討會上明確表示,銀行開展助貸業務,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控制在24%以下,確保借款人就單筆貸款支付的綜合融資成本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有關規定。此前行業內還在討論36%的助貸業務能不能繼續通過擔保費落地,如今答案已經給出。無論是聯合擔保還是一家擔保,包含擔保費在內的綜合融資成本不能超過24%。【鐳射財經】
2.抖音集團“拉黑”3家貸款中介
近日,抖音集團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2024年下半年抖音集團反舞弊通報》。通報顯示,2024年全年,抖音集團有39人因涉嫌違法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僅2024年下半年,就有14起因商業賄賂、職務侵占等舞弊行為被移送司法處理的案件。2024年至今,抖音集團還將23家合作方列入永不合作主體清單。值得留意的是,這份清單中涉及多家助貸公司,其中南京市天下捷融互聯網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作為唯一持牌金融機構在列。另外,三胞集團旗下的南京市宏圖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也備受關注。該公司開發運營了三款借款APP,分別是“小橙借款”“多樂分期”“橙樂花”。在助貸行業中,左心房也有一定影響力。旗下業務豐富,涵蓋綜合企業服務賦能(包括營銷投放、運營服務、短視頻營銷、私域運營等)、個人債務管理咨詢(如梳理債務清單、制定還款計劃等)以及融資咨詢(累計服務客戶20萬+,覆蓋城市100 +,服務門店50 +)。還有四川易貸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其品牌名為“摩爾龍”。【金融虎】
3.快錢支付山東分公司因違規被罰2萬元
近日,央行山東省分行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魯銀罰決字〔2025〕8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被處以20000元罰款。據了解,快錢支付作為國內知名的支付機構,成立于2004年,在支付領域有著較長的發展歷程。2011年,快錢支付成功獲得支付牌照,成為國內首批獲牌的支付機構之一。其業務類型豐富多樣,涵蓋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以及銀行卡收單,業務覆蓋范圍更是遍及全國。目前,該公司支付牌照的有效期至2026年5月。【中國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WEMONEY研究室·數字金融周報||張牧塍獲批任錦程消費金融副總裁;中國人保執行董事李祝用辭任
數字金融周報|螞蟻集團調整薪資結構;湖北消金已停運13款產品WEMONEY研究室·數字金融周報|消金公司加速部署DeepSeek;估值200億的追覓科技布局消費信貸
銀行、保險、消費金融、金融科技一周大事概覽。
WEMONEY研究室
共2688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