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高墻之下,一加們還有機會嗎?
-
收藏
0

出品|派財經
文|蘇亞 編|派公子
疫情前后的國內手機圈,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2019年5月16日,一道“禁令”砸向華為,這對這家中國最有希望的科技大企來說無疑是一聲悶雷,同時受此影響的,還有國內智能手機圈。在這件事情之前,華為信心滿滿,在出貨量上華為已經超越蘋果準備向三星發起沖鋒,并且多次對外表達了自己有信心成為全球第一。禁令的出現,意味著華為幾乎丟失其16%市場份額中的海外部分。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華為都在休養生息。撤回國內的華為就像一條鯰魚,國內市場的小地震開始了。本就處于弱勢的“米Ov”在華為的沖擊之下市場占有率頻頻下降,中國手機市場“直接從hard模式,進入hell(地獄)模式。”,一位渠道商當時這樣評價。短短兩三個月,國內手機市場“華米Ov”四足鼎立的平衡格局已經被打破。
如今,“米Ov”三家的市場份額雖然已經回流,但是目前的手機格局早已不是之前的“華米Ov”,更何況還有一加這個彎道超車的另類玩家入局。華為對于產業的震動正在常態化,市場正在重新分配,有業內人士稱其為“后華為時代”。這一次,所有的廠商都嗅到了那份高端市場的“誘惑”。
國內手機的后華為時代
沖擊高端其實從去年年初第一波疫情放緩就開始了,彼時小米發布了疫后的第一款高端機小米10Pro,向著更高價格、更高端人群發起了沖鋒,小米想要證明自己不是當年那個“為發燒而生的小米”,雷軍想要的是更高端的市場,到現在爭奪高端機的浪潮已經到了最高處。
如今“米Ov”三家已經發布各自的2021春季旗艦,而華為的高端手機卻沒有多少消息傳出。從市場一端的數據反饋來看,華為的被迫“退出”,客觀上給另外三大手機廠商帶來不小的紅利。
著名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近日發布了新一期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報告,報告中指出2021年第一季度中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3.4億臺,同比增長高達24%,同時也是自2015年以來最高的增長。
三星、蘋果、小米、oppo、vivo五個品牌的出貨量均有30%以上的漲幅,其中小米與vivo的第一季度全球出貨量同比上漲超過80%,分別達到80%和85%的增長幅度。而華為跌出前五,成為榜單中的"Others"。也就是說華為一季度手機出貨不足2000萬部。
“Ov和小米正在瓜分華為的市場。”談及手機產業的新格局,魅族手機原高管李楠如是說道。
他觀察到,全球手機市場整體在下跌,且進入門檻變得更高。華為當下確實讓出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新玩家不太容易擠進來。”在李楠看來,市場還是留給有準備的玩家瓜分。
另外,“缺芯潮”更是拉大了頭部廠商和小廠之間的距離,分析指出,缺芯對于頭部廠商而言芯片短缺影響并不大,他們有著更優先的供貨權以及更龐大的元件庫存,小型廠商受芯片短缺、元件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在產品競爭力和備貨數量方面都顯得更加弱勢,導致市場被進一步被蠶食。
從產品端來看,廠商普遍重視影像能力,vivo和面向專業攝影師的鏡頭廠商蔡司達成合作,給自己的手機也貼上了“小藍標”,另一方面,一加也拿下了當年美國登月專用相機廠哈蘇的合作,與華為的徠卡鏡頭隱隱形成犄角之勢。在今年第一季度,vivo國內市場在第一季度(以周為單位)中屢次超越OPPO成為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品牌。但作為與vivo相伴而生的綠廠,OPPO表現亦不差。
華為遭限后,全球市場受益者是蘋果,國內的蛋糕則掉入自己的老對手小米口中,從小米年報中可知,它在高端智能手機方面的銷量逼近1000萬臺。對小米來說,這是沖擊高端的積極訊號。
華米Ov之外的奇襲
機會窗口轉瞬即逝,紅海中的手機廠商們,正試圖謀一個奇襲。
“華為的頹勢一定會給其他廠商機會,搶占到華為讓出的份額還需要渠道關系和供應鏈的支持。”Canalys研究分析師劉藝璇分析道。
3月24日,一加CEO劉作虎在發布一加9系列旗艦手機時對外宣布,要把中國作為一個主攻市場。在他看來,一加會是高端市場的一個“晉級者”。
不止在中高端市場走了7年的一加,還有一個“新品牌”對當前市場虎視眈眈。它就是在華為最艱難的那刻,于2020年11月22日被出售,自此單飛的榮耀。
一個是紅旗下的蛋,一個是根底深厚的海歸,這兩家在業內被認為最有機會沖擊高端的廠商。
七年前,從OPPO走出來,劉作虎創辦一加,彼時國內四霸主地位正趨向穩定,更激烈的廝殺發生在“小而美”的廠商間,它們在分食所剩無幾的市場。
初期,劉作虎還是在國內趟了趟路,但現實讓他意識到,一加只有出海才能活下去。于是,面向小眾極客,以中高端產品思路,一加率先打向了印度和歐美的市場。
這一輪華為后退之后的市場競爭洗牌對于劉作虎來說,無疑是一個機會。
發力影像、建設線下渠道,這是一加今年的主要動作,哈蘇優化、定制硬件,為一加 9 系列的影像能力奠定基礎。
從市場層面上看,影像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是一加在嘗試主動擴張自己的潛在受眾,讓一加的潛在消費者畫像從“極客”、“發燒友”正式變為更大眾化的“消費者”。
3月31日晚8點后,榮耀CEO趙明發出了一條微博,宣布榮耀整合全面完成。
一位榮耀內部人士表示,華為給榮耀的“嫁妝”非常豐厚,“榮耀的產品研發團隊,實際上主體是原來華為終端第一支研發團隊的主體。”上述榮耀內部人士也是從華為調動過來的,其講述如果“跳”去其他公司,報告甚至核查競業協議等一系列動作動輒就是大半年,但來榮耀“不到一周時間搞定了”。
據悉,華為在北京、西安的研發團隊都加入了榮耀,甚至在相機、芯片、調教、軟件研發、創作系統的整個開發團隊也整合并入。“在8000人規模的榮耀隊伍里,4000多人是研發人員。”趙明如是說。
如今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就猶如一個門檻抬升的賽馬場,進場的難度在逐漸升高,只有在每次新賽季開始,外場才有機會進入,但這種機會隨著賽馬場的門檻升高而變小。
“就像跑步比賽,每個人都想拿到第一。”如今要發力中國市場的劉作虎,深知接下來要面對的競爭角力,但他認為,“爭第一是一種追求,不是一種硬性規定。”特別是當前各大手機廠商都在發力高端化,如何理解“高端”,變得尤為關鍵。(完)
猜你喜歡
小米搭載OceanBase,助力智能制造進一步升級
小米搭載原生分布式數據庫OceanBase進行數據庫升級,目前小米已將試點業務系統升級至OceanBase。“華為Pura 70系列美學沙龍暨云商會會員活動”精彩落幕,期待再會!
從華為Mate X5新品品鑒會,到本次的Prua 70系列的美學沙龍,云商會與華為的聯系逐漸加深。
派財經
共1001篇文章
聚焦數字經濟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