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基金尷了個尬!基民虧錢,公司盈利,董事長紀路5年拿了近2500萬工資
-
收藏
0
最近,國金基金公司董事長紀路5年來近2500萬的薪資收入引起了基民的關注。
可是反觀國金基金帶給基民的,讓大多基民難以平復心情。

2024年對國金基金而言,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年份。先說幾個數字。
2024年,國金基金旗下公募產品合計虧損10.28億元;
非貨幣基金產品虧損更慘,合計超14.5億元;
而基金公司卻靠著這些產品收了超2億元管理費,活得比你我都體面;
同年公司凈利潤1036.99萬元,妥妥盈利狀態。
什么意思?虧的是你,賺的是它。
而這些錢是怎么賺來的?就是你那點點積蓄,每個月的定投、每一筆申購——哪怕基金虧了,公司也早早把“管理費”抽走了,絲毫不受你盈虧影響。
這就像你進了一家健身房,練完變胖了,教練還收你私教費,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產品不賺錢,董事長的薪水卻“很能打”
再來看看高層的操作,就更有戲劇感了。
國金基金董事長紀路,還是國金證券副總裁。
薪水呢?不夸張地說,高的能直接拉升了行業的平均水平線。
根據國金證券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他的年薪是431.3萬元,同期基金行業平均水平是152.3萬元;
2024年降薪了,但依然是158.5萬元,仍然高于134.8萬的行業均值;
更別提他2020~2022年三年間拿走的薪資分別是655.9萬、655.9萬、564.2萬——高出同行三倍不止。
這樣算下來,紀路5年來一共拿了2467.8萬的薪水。

你就說吧,產品虧損,還能拿走這么高的薪酬——這錢拿得“輕松加愉快”嗎?
到底有沒有“專業投資創造財富”?
國金基金對外的品牌口號是:“專業投資創造財富”。
但問題是,財富創造了嗎?創造給誰了?
從財報來看,公司旗下公募27只,非貨基也不在少數。量化產品也有,號稱多因子模型精選個股,聽起來很“智能”,但結果呢?國金量化多因子2024年凈值下跌3.29%,直接跑輸基準近10個點。
你說它不是故意的,它確實也虧了點,但你看它2018年成立至今累計漲了130%——也就是說,它確實長期能賺錢,但短期波動劇烈,卻并沒有幫到大多數人。
你能熬過6年才拿到一點紅利嗎?普通投資者能在虧損中等5年翻身嗎?更別提中間還有管理費不斷“吞噬”本金。
一個問題:國金基金到底在為誰努力?
賬上盈利、產品虧損、基民罵娘、董事長高薪——這個組合,如果放在任何一個消費品牌里,早就上熱搜、翻車、下架。
但基金行業,似乎還可以“理直氣壯”。
一個問題必須被問出來:你們到底在為誰努力?
是投資者,還是自己?
基民想要的,不是承諾,而是結果。
作為國金基金的董事長,拿著這么高的薪水,不知道給廣大基民做了些什么?或許也努力工作過,但基民的虧損是實實在在的,國金基金產品的負收益是真實存在的。
希望紀路董事長關心一下國金基金合規風控哪里需要改進?給公司吸引更優秀的人才來改變產品收益……
閱讀 30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派財經
共1019篇文章
聚焦數字經濟融媒體平臺。
最近更新文章
-
2025 科技爆點:外骨骼 “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百萬降價到百元
20小時前 外骨骼 -
自助選購愛馬仕的二手大賣場爆火,背后藏著轉轉的三重商業革命
2025-06-26超級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