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財經 · 一周熱聞: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將迎更大發展機遇;華為預計2021年營收同比下降28.9%
-
收藏
0
一、宏觀&行業
1.商務部:RCEP生效后,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將迎更大發展機遇

商務部發言人表示,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將正式生效。RCEP成員國總體上均承諾開放超過100個服務貿易部門,涵蓋金融、電信、交通、旅游、研發等。跨境電商、互聯網金融、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在線問診、網上交易會等新業態新模式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第一財經】
2.李佳琦已向浙江省消保委提交整改報告
28日,浙江省消保委收到淘寶、拼多多、京東、快手、抖音五個平臺及相關主播的整改報告,各平臺和涉事主播態度端正,提出整改措施切實可行。如李佳琦的運營方(美腕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表示立即停止銷售相關商品,對庫存所有商品進行更改,更改完畢且經過新一輪檢測后,再重新上架相關商品。【浙江消保委微信公眾號】
3.賣手機不配充電器,工信部點名蘋果、三星
針對有網友提出“買一個自帶充電器的手機有點難,建議整改”,工信部近日回應稱,將呼吁企業修正營銷策略,推動廠商切實兼顧好用戶消費實際需求、環保與商業利益之間的關系,鼓勵支持用戶個性化選擇的營銷策略,保障用戶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人民網】
4.上海啟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鼓勵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聯合申報
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上海)專項工作組于日前發布了《關于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上海)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在中國證監會的統籌指導下,結合上海實際,探索建立統籌協調、科學有效的資本市場金融科技監管體制機制,綜合運用專家評估、信息披露、社會監督、行業監管等手段,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打造包容審慎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促進形成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健康發展的良好生態。【第一財經】
二、公 司
1.紫光集團重整草案獲得通過
12月29日,紫光破產重整計劃(草案)獲債權人組和出資人組表決通過,這意味著長達數月的重整推進工作進入尾聲。紫光集團曾是半導體領域的明星公司,但2020年11月出現資金流動性問題。當月,紫光集團第一大股東清華控股引入專門工作團隊,對紫光開展債務風險化解工作。【人民網】
2.傳汽車之家裁員20% 內部人士:裁員很突然 賠償到位
多家媒體報道,汽車之家進行大裁員,比例高達20%。汽車之家方面對此回應稱,此次人事調整是為了配合公司向4.0戰略轉型,裁員屬于正常組織架構調整優化,人員優化幅度不超5%,不存在網上說的大量裁員的情況。一位內部人士表示,此次裁員比較突然,主要是兩個方面,其一是目前為止,釘釘上的組織架構還沒有變動,也沒有成員退群;二是突然通知。【新浪科技】
3.新能源車險上線3天:特斯拉保費上漲80%上熱搜 蔚來表示振幅在10%內
在新能源專屬車險交易平臺上線后的第三天,“特斯拉保費上漲80%”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榜。據網友曝光的同一輛特斯拉ModelY的報價單,12月23日投保的總費用為8278元,而到了12月27日,投保總費用就漲到14902元,漲幅高達80%。其中,車損險的漲幅最大,由此前的5759元漲到12736元。
4.滴滴第三季度凈虧損47.1億美元,張勇辭任董事
滴滴公布未經審計的季度財務業績,第三季度營收為66億美元,凈虧損47.1億美元。核心平臺交易量為28.55億筆,總交易額達107億美元。公司啟動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準備工作。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辭任滴滴董事會董事。【中國經濟網】
5.恒大汽車第一款量產車型恒馳5首車于12月30日提前下線
恒大汽車第一款量產車型恒馳5首車已于12月30日成功下線,比原定時間提前了12天。知情人士透露,天津工廠當日舉行了低調的下線活動。據悉,恒大汽車將在1月上旬舉行首車下線儀式。【財聯社】
6.華為預計2021年銷售收入6340億,年營收同比下降28.9%
12月30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輪值董事長郭平的新年致辭。郭平預計華為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約6340億元。其中,運營商業務表現穩定,企業業務健康增長,終端業務快速發展新產業。據此測算,華為2021年營收同比下降28.9%;第四季度營收下滑19%至1782億元。【證券時報】
三、觀 點
1.易會滿:正抓緊制定全市場注冊制改革方案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今年以來,我們系統總結評估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經驗,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回應市場關切。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并同步開展注冊制試點。總的看,試點達到了預期目標,全面實行注冊制的條件已逐步具備。目前,我們正抓緊制定全市場注冊制改革方案,扎實推進相關準備工作,確保這項重大改革平穩落地。【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2.吳曉波:騰訊、阿里、字節等公司已由虛擬經濟高科技變為勞動密集型企業
預見2022·吳曉波年終秀于線上舉行。財經作家吳曉波出席并發表演講。吳曉波在演講中表示,原來,互聯網經濟是虛擬企業,一樁大樓一百人就能做一個互聯網平臺。而今天中國最大的三家電器公司,格力8萬人,美的17萬人,海爾10萬人,中國最大的汽車公司一汽12萬人,最大的飲料公司娃哈哈3萬人,最大的服裝企業雅戈爾5萬人,最大的服裝連鎖公司海瀾之家2萬人,互聯網公司騰訊9.4萬人,阿里巴巴25.5萬人,京東40萬人,字節11萬人,百度4.1萬人,美團6萬人,鏈接了950萬的騎著小驢車的外賣騎手。【市場資訊】
3.郭艷慧:從野蠻生長到規范專業,中國網紅經濟還需要補什么課?
野蠻生長中,網紅經濟隱憂漸顯: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業務數據造假、利益分配矛盾、從業人員素質無從把關等亂象滋生,難免消耗業態潛力,掣肘行業發展。從行業內部規則到外部制度監管,狂奔的網紅經濟要走上規范專業化道路,仍有待相關規章制度的落實完善為之修正軌道、劃定方圓。未來,政府仍要監控業態發展動向,彌補制度漏洞,強化行業行為規范,在“放”與“管”中把握分寸,既要提供容錯空間,也要劃定制度紅線,提升治理效能,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動力。【半月談新媒體】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