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園一年市值“蒸發”51億元,“暴利”殯葬業紅利不在了?
-
收藏
0
文|恒心
來源|博望財經
近年來的清明節似乎與以往不同,在新冠疫情肆虐的當下,網絡祭掃、代客祭掃等殯葬業元宇宙項目成為“剛需”,在此背景下,各墓園紛紛推出各類云端祭掃、代祭掃等業務。
作為中國最大的殯葬服務提供商,福壽園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壽園”,1448.HK)同樣也加入到代客祭掃隊伍中。
據上海福壽園總經理助理孫毅表示,“這輪疫情發生以來,由于人員不夠,代祭掃的訂單數量也比較多,除了沒有隔離的客服員工,墓園其他員工甚至管理層都加入了。由于祭掃一家大概需要10-15分鐘左右,最忙碌的時候,有33組、總計超過60名員工同時處理代祭掃業務。”
毫無疑問,在代客祭掃訂單大增的推動下,福壽園業績也在增長,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福壽園股價自2021年清明節以來持續呈波動下降狀態,一年跌去3成。
去年5月6日,福壽園股價迎來高光時刻,彼時的股價達到8.544港元/股,但隨后開始波動式暴跌,跌至2022年3月15日的最低價4.97港元/股,此后有所上揚,截至發稿時報收5.7港元/股,股價暴跌逾三成,短短1年內市值“蒸發”63億港元,約折合人民幣51億元。
資料來源:富途牛牛。
為何如此“暴利”的行業卻不被投資者看好?難道殯葬業毛利率“虛高”?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事情。
01
科技化、數字化成為殯葬業未來發展方向
2月28日,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末全國人口同比增加48萬至14.13億人,全年因癌癥、意外事故、猝死等原因死亡人口為1014萬人,死亡率為7.18‰;人口死亡率為近六年來首次超過7.10‰。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且老年人口基數不斷增加的國家,中國的殯葬服務業擁有巨大的市場活力。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從人口結構來看,2021年末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量同比增加329萬至2.67億人,占總人口的18.9%;“十四五”時期,20世紀60年代第二次出生高峰所形成的人口隊列將會相繼跨入老年期,使得中國的人口老齡化步入加速增長的“快車道”。另據聯合國人口基金的預測,到2025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將突破3億人,2030年將達到3.58億人,占人口總數約25%;2034年左右將突破4億人。
再從人口分布來看,2021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同比增加1205萬至9.14億人,城鎮化率同比增長0.83個百分點至64.72%,并預計“十四五”時期可突破65%的城鎮化率。
毫無疑問,中國已進入了老年人口囤積階段,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和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必將催生市場對殯葬服務的龐大需求,為個性化殯葬追求提供動機。
當然,政府也在出臺一系列政策來保障殯葬服務行業發展。
2021年6月,民政部印發了《「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殯葬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基本殯葬服務保障制度,切實履行政府對城鄉困難群眾基本殯葬服務兜底保障職責,提高政府基本殯葬服務供給能力,同時也進一步加快補足殯葬服務設施短板,切實提高殯葬領域治理水平。
此時有人不禁會問,未來殯葬事業的發展方向會是怎樣的?
事實上,我們可以從“十四五”規劃中略窺一二。
規劃中強調,數字化轉型是各行業的一個重大發展目標,必須盡早部署,制定方案,明確實施路徑。毫無疑問,殯葬業作為民政事業的重要一環,數字化同樣也是大政方針,民政部門等16部門多次密集批示數字殯葬建設的各項內容,因此,未來殯葬事業的發展重點就是科技殯葬、數字殯葬。具體來看,可以通過智能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等技術實現在線看墓選墓,同樣也可以通過云端數據儲存、大數據分析來實現云上祭祀。
02
“暴利”成為代名詞
據官網顯示,福壽園成立于1994年,后成功于2013年12月登陸港交所上市,2021年更是“瘋狂”收購,目前業務涵蓋公墓運營、殯儀服務、設備制造、追思用品、規劃設計、生前事業、互聯網+、生命教育等多個領域。
據福壽園官網顯示,2021年3月福壽園與菏澤福祿源公墓管理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協定,收購后者90%股權;5月收購安徽龍門文化陵園有限公司全部100%股權,在安徽區域完成合肥、宣城、淮北、巢湖、阜陽等地布局;6月與大連市大連灣人文紀念公園項目簽約,以開拓東北地區業務;10月收購河北省涿鹿隆暉天富元寶山開發管理有限公司30%股權,實現業務深入京津冀地區。通過一系列收購,福壽園業務成功擴展至上海、河南、重慶、安徽、山東、遼寧、吉林、福建、浙江、江西、江蘇、廣西、北京、貴州、內蒙古、湖北、甘肅、黑龍江、陜西十九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四十余座城市。
資料來源:Wind。
2017年至2021年,福壽園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26億元、2.41億元、2.65億元、2.9億元和3.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53%、11.79%、12.07%、2.27%和22.9%。
資料來源:Wind。
以2021年營收結構來看,福壽園墓園服務、殯儀安排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務分別實現收入2.99億元、0.52億元和0.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8%、31.25%和24.5%,占比分別為82%、14.3%和4.5%。毋庸置疑,墓園服務是其最主要收入來源,而墓園服務收入又包括主營和副營收入,其中主營收入指的是墓穴銷售服務,包括經營性墓穴和公益性墓穴;副營收入包括刻字、設計、雕刻、綠化,改建、花草等一系列服務。
資料來源:福壽園2021年財報。
從區域分布來看,福壽園墓園服務及殯儀服務收入主要集中在上海、安徽及遼寧等地區,收益分別為9.97億元、2.13億元和1.92億元,占比分別為44.5%、9.5%和8.5%。
資料來源:福壽園2021年財報。
再看盈利能力,2017年至2021年福壽園實現除稅前利潤分別為6.85億元、7.75億元、9.13億元、9.44億元和11.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94%、13.14%、22.19%、3.53%和20.32%。
但之所以說殯葬行業是門“暴利”生意,主要因為其毛利率很高。就拿福壽園而言,2018年至2021年毛利率分別高達85.58%、85.68%、84.68%和84.7%,與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茅臺/600519.SH)相比也毫不遜色,同期毛利率分別為91.14%、91.3%、91.41%和91.54%。
不少讀者可能認為,單從福壽園一家公司就得出殯葬行業“暴利”實屬有些片面。但事實上,作為A股“殯葬第一股”河北福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成股份”,600965.SH)雖然主打畜牧養殖屠宰及食品加工、餐飲服務行業,但墓位銷售、管理、殯葬服務業務毛利率遠超主營業務。
據歷年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1年福成股份墓位銷售、管理、殯葬服務業務毛利率分別為86.78%、87.96%、87.14%和81.01%,遠超其最大收入來源的畜牧業,同期毛利率分別僅為14.25%、13.57%、17.97%和21.95%。
此外,最早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大陸殯葬類服務公司安賢園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安賢園中國/0922.HK)2018年以來的銷售毛利率也均不低于63%,在2021年9月末達到68.47%。
同樣是與土地相關的生意,房地產企業相形見絀,均未實現如此高的毛利率。
就拿目前主流房企而言,2018年至2021年,A股市值最大的房企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萬科A/000002.SZ、萬科企業/2202.HK)毛利率分別為37.48%、36.25%、29.25%和21.82%;港股上市公司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園/2007.HK)毛利率分別為27.30%、26.17%、21.98%和19.87%,毛利率均不足福壽園的一半。
03
土地成本竟低至518元/平米
殯葬行業如此高的毛利率,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事實上,“地下房地產”的土地成本遠低于“地上房地產”。
據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福壽園可用于墓穴銷售的土地面積約有254萬平方米,較2020年末的244萬平方米小幅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墓園資產中的土地成本13.16億元,據此估算,福壽園土地成本僅518.11元/平方米。
資料來源:福壽園2021年財報。
而反觀銷售端,福壽園墓地售價在幾千到幾十萬元不等,這就必然形成很高的毛利率。
據福壽園一工作人員介紹,“根據地域不同,公司墓地的價格差異比較大,三四線城市每塊一兩萬元的居多,也有幾千的,如內蒙那邊;上海的均價在15萬元左右,最高30萬元”。
但在業內媒體《墓政參考》主編林成看來,表面“暴利”的殯葬業前景卻似乎不怎么樂觀。他指出,“殯葬目前還不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行業,政府仍然是主導,墓地價格水平,至少有十年沒怎么漲過了。墓園的投資回報期還很長,現在很多項目動輒都是一二十年的成本回收周期。行業目前已經沒有‘發展’可言,尤其近五年來,基本停滯”。
當然,任何行業都離不開政府監管,殯葬業亦是如此。筆者認為,作為每個人最后的歸途,殯葬企業應該積極相應國家政策來實現行業有序平穩發展,而不應該一心謀取利益,大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鳴鏑 |“白事”收費更要清白
建好殯葬行業收費項目標準和價格公示體系,壓實醫院的管理責任,讓價格執法落到實處,打擊有違公平、自愿原則的殯葬消費,才是殯葬服務行業應有的走向。
博望財經
共209篇文章
有深度的財經媒體,解讀不一樣的財經事件。
最近更新文章
-
深扒《繁花》金主麥吉麗:被藥監局點名,疑似涉及傳銷
2024-03-19麥吉麗 -
凈利潤大漲難改股東“提款機”命運,百麗時尚再沖港交所只為“還債”?
2024-03-14百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