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嶺藥業瘋漲,蓮花清瘟這款“印鈔機”有多好使?
-
收藏
0
關于近期熱議的疫情防控優化政策,如對密切接觸者管理措施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不再判定中風險區......
在相關防疫規定放寬之后,文旅部也發布了跨省旅游優化政策,于是馬蜂窩旅游產品搜索量日增150%上了熱搜,同時上熱搜的是“石家莊蓮花清瘟賣斷貨”。
伴隨著蓮花清瘟賣斷貨的,是以嶺藥業近兩個月瘋漲的股價。數據顯示,9月27日至11月15日,以嶺藥業區間漲幅達到了100.53%。
而這,已經不是以嶺藥業第一次憑借蓮花清瘟出圈。實際上,以嶺藥業每次的業績大爆發,都與瘟疫離不開關系。
01
業績跟隨“瘟疫”波動的典型家族企業
以嶺藥業的創始人,吳以嶺,1982年獲得了醫學碩士學位——顯然,在當時,這是稀有分子。
畢業后在河北省中醫院擔任心血管內科醫生,期間研發出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獨特處方“通心絡”。為了讓手中的財富密碼發揮更大的價值,吳以嶺把“通心絡”從知識處方變成藥物,走上制藥之路。
1992年,以嶺藥業前身,石家莊開發區醫藥研究所成立,1999年,通心絡快速走向市場,吳以嶺的醫藥集團也初具規模。
2003年,非典肆虐,吳以嶺帶領團隊研發出的蓮花清瘟膠囊,成為抗擊非典病毒的熱銷專利新藥。
2009年,“H1N1甲流”爆發,蓮花清瘟再次走俏,同年以嶺藥業的業績實現快速增長。
2011年7月,經歷了非典、甲流之后,以嶺藥業憑借蓮花清瘟的業績,順利登陸A股。
有意思的是,即便A股上市多年,以嶺藥業依舊還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
招股書披露,以嶺藥業的實控人為吳以嶺、吳相君(吳以嶺之子)和吳瑞(吳以嶺之女),
在2021年報中,依然未變,還是很穩定。至于72歲高齡的吳以嶺,則仍然擔任公司董事長。
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2013—2021年,以嶺藥業的營收同比增速在6.02%—51.04%之間。其中,增長最快的是2013年51.04%和2020年50.76%。
同期,歸屬凈利潤增速在1.21%—100.95%,增速最快的是2020年,直接翻倍達100.95%。
回過頭來看,以嶺藥業三次業績大爆發,都是基于“瘟疫”系列病毒。但其實,2020年以前,心腦血管類產品是以嶺藥業的核心業務。
2019年財報顯示,以嶺藥業實現營收58.25億元,其中心腦血管類藥物和抗感冒類藥物的營收分別為30.96億元、17.03億元,前者對以嶺藥業的營收、利潤貢獻率分別達53.36%和58.14%;連花清瘟所屬的抗感冒類藥物對公司的營收、利潤貢獻率則分別為29.35%和30.59%。
但是到了2020年,情況則開始發生明顯轉變。
02
蓮花清瘟造就“院士首富”,一年賣出41億
其實,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以嶺藥業一直是A股市場默默無聞的“小股”。
無論是在品牌、規模還是資歷上,都無法與同行云南白藥、同仁堂、片仔癀比肩。而且從2011年到2019年,以嶺藥業的營收、凈利年復合增長率僅為14.64%、3.68%。
站在資本角度上,3.68%的利潤增速,根本不夠看。所以以嶺藥業2020年之前的股價,一直徘徊在低價線上,大概7元左右。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形勢大變。
首先,2020年1月10號,以嶺藥業就曾調整生產計劃,公告稱,以嶺藥業將所有生產線24小時用來生產連花清瘟產品,當時的產量是日產膠囊劑5000多萬粒、顆粒劑100多萬袋。
其次,2020年4月,蓮花清瘟顆粒就在適應癥上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字樣。于是,大量消費者出于對病毒的恐慌,囤積了不少蓮花清瘟,一次下單就是幾盒、十幾盒。
也就是從2020年開始,蓮花清瘟系列產品開始瘋狂“印鈔”模式。
雖然對于蓮花清瘟是否能夠防治新冠肺炎,一直存在不少爭議,包括丁香醫生和“王校長”,今年都親自下場“手撕”蓮花清瘟。于是,今年4月,以嶺藥業的股價猶如坐上“過山車”,幾度跌停后又漲停。
不過,今年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中,連花清瘟膠囊(顆粒)被列為中醫治療醫學觀察期推薦用藥、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例)輕型和普通型推薦用藥。加上2020-2022年期間,連花清咳片分別被納入北京、山東、河北、四川、福建、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指南。
也即是說,蓮花清瘟對于新冠病毒的治療效果有了“官方”正名。這期間,蓮花清瘟的銷量是“一發不可收拾”。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以嶺藥業總營業收入達101.17億元,同比增長15.19%;實現凈利潤13.44億元,同比增長10.27%。
其中,連花清瘟系列所在的呼吸系統類產品營收占比升至40.6%,心腦血管類產品當年對營收占比為44.82%。但前者毛利率為71.85%,大于后者的65.35%。
到了2022年半年報,連花清瘟系列所在的抗感冒類產品已超過心腦血管類產品,成為以嶺藥業第一大業務板塊。
數據上看,2022年上半年,抗感冒類產品為以嶺藥業貢獻了25.53億元營收,占比45.87%,超過心血管類產品的40.8%。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報顯示,以嶺藥業2022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再創新高達到14.14億元,已經超過2021年13.44億元的全年凈利潤。但是相比2022年前兩個季度,三季度的營收有所下滑。
近期“蓮花清瘟賣斷貨”上熱搜,讓原本沉寂了一段時間的以嶺藥業再次受到關注。相關新聞如“以嶺藥業招聘大量短工增加生產線”等,都獲得不少曝光。
而以嶺藥業的股價,則再次迎來高光時刻,截至11月18日,以嶺藥業股價達到歷史高峰——46.28元,要知道,2020年之前其股價可是一直在7元左右徘徊。這一波,順帶把中醫藥相關概念股都帶起一溜漲停。
現如今,靠著連花清瘟,以嶺藥業業績、股價雙雙上揚,其創始人吳以嶺身價也是大增?!?020胡潤全球富豪榜》上,71歲的吳以嶺以210億元財富,排名第251位,穩居石家莊首富。因為其院士身份,吳以嶺稱為“院士首富”。
短期來看,疫情防控管制有所放寬,出于對自身防疫的考慮,消費者再次開啟囤藥日常,以嶺藥業也再次宣布產能提升。
只是,將時間線拉長,瘋狂增加產能的以嶺藥業,在疫情穩定之后,藥賣的完嗎?
03
瘋狂提升產能,蓮花清瘟賣得完嗎?
從2020年開始,以嶺藥業就在不斷增加蓮花清瘟的生產線。
2022年半年報顯示,以嶺藥業定增募投的連花清瘟系列產品產能提升項目,投資總額為25486.6萬元,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是2022年2月28日,截至報告期末累計投入14369.21萬元,投資進度為56.38%。
按照項目預期,將由此新增連花清瘟膠囊制劑生產線10條、連花清瘟顆粒制劑生產線11條、連花清瘟片制劑生產線6條,對應實現新增年產75億粒、9.9億袋和21億片生產規模。
有媒體人士測算,如果這個產能真的順利實現,按照連花清瘟產品測算,每年至少需要1.41億名-2.01億名患者,對應的收入將達到104億元。
但實際上,如今國內累計確診病例不足以支撐蓮花清瘟消耗掉新增產能。短期出現的缺貨現象,更多與石家莊供應鏈和部分藥店備貨有關。而且短期囤貨,只能減少短期庫存,后續產能跟上來,庫存顯然持續新增。
那么為了消化掉新增產能,以嶺藥業勢必想要將蓮花清瘟產品賣到國外,也在做相關努力。
從2022年上半年財報數據上來看,以嶺藥業海外收入的確有所上升,同比增長70.14%至3.29億元。但3.29億的收入,和國內上百億的營收比起來,顯然以嶺藥業在海外遠不如在國內“吃香”。
于是,秉持“不能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抗風險的投資原則,以嶺藥業努力拓展其他呼吸類產品線。
這次,以嶺藥業將賭注押在了“蓮花清咳片”身上。
2021年開始,蓮花清咳片開始為以嶺藥業貢獻收入。今年上半年,蓮花清咳片銷售收入近5000萬元,同比增長60%左右。
在《博望財經》看來,不論估值是否被高估,以嶺藥業都需要多加拓展業務線,除了抗感冒類產品外,心血管基本盤不能丟。畢竟,蓮花清瘟相關競品速增,而“通心絡”起家的以嶺藥業在心血管疾病方便,始終俱備權威。
值得投資人注意的是,在股價創高峰之后,以嶺藥業多次被股東減持。東方財富信息顯示,11月17日,以嶺藥業被深股通堅持797.91萬股,11月18日被深股通減持361.74萬股。連續四日共被減持1254.87萬股。
出于對以嶺藥業未來發展不同的看法,投資人會有選擇不同的投資策略,但是連續多日被深股通大量減持,也說明市場對于以嶺藥業這波高光之后的發展持保留態度。無論新冠疫情接下類如何發張,以嶺藥業都不能確保再創新高。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iv>
猜你喜歡
含連花清瘟口罩刷屏!以嶺藥業還治療斑禿、水蛭打假、跨界養雞?市值已近900億
最近連花清瘟的口罩專利刷屏了。在微博上,“以嶺藥業新專利可制作含連花清瘟口罩”的話題閱讀量達到2.5億。連花清瘟被曝提價超50%!以嶺藥業最新回應 兩年貢獻超80億收入
最近這段時間,“抗疫神藥”連花清瘟又火了,一度賣“斷貨”后,又因售價漲超50%引發了熱議!以嶺藥業瘋漲,蓮花清瘟這款“印鈔機”有多好使?
出于對以嶺藥業未來發展不同的看法,投資人會有選擇不同的投資策略,但是連續多日被深股通大量減持,也說明市場對于以嶺藥業這波高光之后的發展持保留態度。短短一周損失180個小目標,以嶺藥業如何“絕地反擊”?
的確,此時的以嶺藥業需要向市場、投資者解釋的有很多,但可以看出是有底氣的,作為連花清瘟的受益者,筆者也希望得到問題的真相,這就需要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博望財經
共209篇文章
有深度的財經媒體,解讀不一樣的財經事件。
最近更新文章
-
深扒《繁花》金主麥吉麗:被藥監局點名,疑似涉及傳銷
2024-03-19麥吉麗 -
凈利潤大漲難改股東“提款機”命運,百麗時尚再沖港交所只為“還債”?
2024-03-14百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