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職業”?七家上市公司董事長被監管“盯上”
-
收藏
0
11月28日開盤,今天國際“20CM”跌停,截至發稿報價14.42元/股,跌幅20.02%,封單超過4萬手。
消息面上,公司27日晚公告披露,公司于2022年11月26日接到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邵健偉的家屬通知,邵健偉因涉嫌為他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被公安機關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相關事項尚待進一步調查。
對于此次事件的影響,公告稱,公司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及內部控制機制,日常經營管理由公司高管團隊負責,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7位董事長被“盯上”
董事長被“盯上”的,不只今天國際一家。
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周已有多達7家上市公司董事長涉嫌違規被通報。除了今天國際之外,還有通策醫療、夢潔股份、昊志機電、弘亞數控、華揚聯眾、恩捷股份等公司的董事長遭到立案或被監視居住。
其中,昊志機電、弘亞數控兩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先后因涉嫌內幕交易,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華揚聯眾實控人兼董事長蘇同涉嫌操縱市場被證監會立案;“牙茅”通策醫療董事長呂建明因為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事涉一筆約1.43億元的關聯交易;夢潔股份及其董事長姜天武等5人也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
此外,千億鋰電池龍頭恩捷股份董事長李曉明被公安機關監視居住,其曾以440億元財富蟬聯云南首富。
若是拉長時間線來看,截至11月27日,11月以來共有19家上市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對于被立案調查的原因,超七成是因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上市公司的實控人、控股股東或董監高被立案調查,主要涉嫌短線交易、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等方面。
具體名單上,除了上述7家,還有惠程科技、宜通世紀、模塑科技、瑞斯康達、康隆達、江蘇舜天、國瑞科技、金陵體育、ST華英、ST中利、ST三盛、*ST未來等上市公司接連被證監會立案,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公司更是成了重點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信披違規的個股有不少涉及“隋田力專網通信事件”,也使得市場猜測被立案或與該事件有關。
2021年7月,上海電氣、國瑞科技、中天科技、匯鴻集團等逾15家上市公司出現應收賬款逾期爆雷,且背后均指向一神秘人隋田力。這一事件被市場稱為“A股最大騙局”,涉及交易規模高達900億元。
對證券違法“零容忍”
從股價表現來看,市場將這些消息解讀為不小的利空,在公告披露的次日幾家公司的股價均有較大程度的下跌。
其中,今天國際“20CM”跌停;恩捷股份、弘亞數控、華揚聯眾等個股股價次日封死跌停;被卷入“葉飛舉報門”的昊志機電次日跌幅超過15%;惠程科技次日一度跌超8%,通策醫療次日跌超6%;夢潔股份次日跌超4%。
事實上,A股市場迎來“監管風暴”,被立案的個股、人員數量激增,反映了監管層嚴厲打擊上市公司及相關責任人違法違規行為的態度和決心,有利于懲戒各市場主體,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確立了主要目標。到2022年,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法律責任制度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執法司法體制和協調配合機制初步建立,證券違法犯罪成本顯著提高,重大違法犯罪案件多發頻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投資者權利救濟渠道更加通暢,資本市場秩序明顯改善。
近日,證監會印發了《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再次點明了對于上市公司不法行為的從嚴態度。力爭到2025年,上市公司結構更加優化,市場生態顯著改善,監管體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體質量邁上新的臺階。
據悉,監管在上市公司、債市、中介機構等多個方面的執法力度持續加強。今年前10個月,證監會已累計作出249份行政處罰決定,罰沒款累計15.38億元。
〖 證券之星資訊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證券之星
共129篇文章
證券之星始創于1996年,是國內領先的金融信息及綜合服務平臺。關注證券之星,即時獲取有價值的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