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企業家鄭永剛謝幕:從做西裝到進軍新能源,締造500億商業帝國
-
收藏
0
一紙訃告,業界哀悼,著名浙商、百億“資本大佬”去世了,令人痛心和惋惜。
杉杉控股有限公司2月11日晚間在官微杉杉通上發布信息: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杉杉品牌創始人鄭永剛因突發心臟疾病救治無效,于2023年2月10日病逝,享年65歲。
訃告稱,鄭永剛創立杉杉34年來,以極具前瞻性的眼光和果敢的膽略,引領杉杉成為中國服裝業第一家上市公司,部署企業戰略轉型和多元化布局,先后在時尚產業、鋰電新能源材料、光學顯示材料等領域成就斐然,“是改革開放后涌現出的民營企業家中的杰出代表”。
噩耗傳出,商界一片嘩然和痛惜。
“中國企業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中生代人物。”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如此評價鄭永剛。
鄭永剛于1989年創建杉杉,是90年代中國西裝產業的第一品牌。在吳曉波看來,鄭永剛是這一傳統的杰出繼承者,同時他也是那一代民營企業家中最具時尚意識的人。
上海市浙江商會也發文哀悼鄭永剛先生:“畢生倡導的‘正直、負責、創新、擔當’企業價值觀,為公司凝聚了優秀的管理團隊和經營人才,為公司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創立杉杉企業34年來,鄭永剛帶領杉杉股份(600884.SH)從中國高端西服龍頭成功轉型為世界級鋰電負極材料、偏光片雙龍頭。此外,其還在醫療大健康等領域拓展商業版圖,成功將一家傳統的服裝廠商轉型為綜合型現代化的百強民營品牌。
“服裝大王”、百億資本大佬隕落
有消息稱鄭永剛是在日本期間突發疾病逝世。鄭永剛先生在東京都港區有住處,經常在日本出差。去年12月下旬,他在東京感染過新冠病毒。春節前,還在東京為孩子過了生日。10日下午,鄭永剛先生突感心臟不適,被緊急送往東京都立廣尾醫院后被告救治無效而去世。
不過,鄭永剛也為杉杉的未來發展留下了指導與規劃。他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23年1月12日,召開2023年度經濟工作會議。鄭永剛在主題報告中提到,杉杉企業要向實而行,做強產業,不斷提升上市公司價值;要繼續做減法、去杠桿,加快處置非主業資產。
其實,近年來鄭永剛正逐步在退居幕后,杉杉系二代、出生于1991年的鄭駒(鄭永剛之子)也已逐步走向臺前。
早在2015年,鄭駒就活躍于杉杉系的各大重要活動現場。2015年12月,上海君康金融廣場奠基儀式、湖南杉杉新辦公大樓羅成慶典上,鄭駒均以杉杉控股總裁的身份出席。
杉杉系核心平臺杉杉控股自2018年起就由鄭駒擔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2019年9月,鄭駒出任杉杉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副總裁),后于2020年1月升任杉杉集團總經理(總裁)。
企查查信息顯示,自去年12月以來,鄭駒上任多家杉杉系企業高管。
目前鄭永剛實際控制企業397家,其中包括杉杉股份和吉翔股份(603399.SH)兩大A股上市公司。截至2月10日,杉杉股份市值435.59億元,吉翔股份則為86.67億元,市值總和超過520億元。間接持股664家企業,其中間接持股25%以上的有101家。
2022年3月胡潤發布的《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中,鄭永剛以125億人民幣的身家位列第1864位。
實業起家的杉杉
在資本市場如魚得水
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西服市場,“服裝第一股”杉杉品牌的市占率曾高達37.4%,掌舵人鄭永剛亦被稱作“服裝大王”。
鄭永剛,1958年生人,祖籍浙江寧波,這里可是近代以來中國誕生諸多富豪地方,買辦、銀行家聚集之地,幾乎撐起了上海商業的半壁江山,徐志摩父親便是當地著名的商人。
如今,這里仍然聚集著眾多資本大佬。
關于鄭永剛早年經歷,他鮮少對外透露,在一次電視訪談節目中,他表示上世紀70年代末,他在北海艦隊做一名汽車駕駛教練,講機械原理和交通規則。至今,鄭永剛仍然喜歡自己開車,他有很多車。
公開資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此后,鄭永剛31歲便成為甬港服裝總廠的廠長。1992年,寧波甬港服裝總廠聯合其他四家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三年后,杉杉股份實現上市。
事實上,1992年時,甬港服裝總廠還是一家集體所有制企業,杉杉股份上市后,甬港服裝改名為寧波杉杉集團有限公司,鄭永剛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此后,“杉杉”逐漸發展成為我國家喻戶曉的服裝品牌。
杉杉股份保持良好發展的同時,1999年,鄭永剛開始多元化發展戰略,杉杉股份開始布局做新材料,成為一家鋰電池材料供應商。當很多人不理解,鄭永剛總是跨行,似乎有點“不務正業”,事實上鄭永剛自己給出的解釋是,“我其實當時做服裝也是誤打誤撞”。
其實,鄭永剛最厲害還不是做實業,他對于資本的嗅覺更為敏感。從歷史上看,寧波大佬對金融的理解就優于其他地方,頂頂大名的私募一哥徐翔也是寧波人,鄭永剛也是當厲害,杉杉股份上市后,他逐漸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資本市場高手,也被媒體廣泛關注。
鄭永剛對資本運作有著極大的興趣,他曾操作過的殼資源包括,商贏環球(600146.SH)、希努爾(002485.SZ)、艾迪西(現申通快遞002468.SH)、中科英華(現諾德股份600110.SH)、*ST江泉(600212.SH)、新華龍(603399.SH)等。
不僅如此,2014年起,杉杉股份逐漸割舍服裝板塊的針織品業務。另一方面,杉杉股份參股寧波銀行、開展融資租賃、商業保理業務。對此,鄭永剛毫不諱言地表示:“依靠服裝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2014年2月,杉杉控股成立上海坤為地投資控股公司,開始建立投行團隊,并且開始戰略投資、收購兼并,以及整合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源等業務。平臺成立后,“杉杉系”先后參與多家上市公司產業整合。
2014年底,停牌兩個月的艾迪西公告稱鄭永剛將成為其新的實控人。股權轉讓方案顯示,鄭永剛通過其控制的公司通過溢價購買的方式,獲得8950萬股,共出資12.9億元。
通過鄭永剛的成功運作,他成功找到了下家,最終申通快遞成功借殼實現上市。此后,鄭永剛便擇機選擇退出。
從上市伊始到2015年,杉杉股份股價從最低0.55元/股到27.19元/股(前復權價),翻了近50倍,由此鄭永剛的身價也是水漲船高,頻頻登上富豪榜。
在資本市場四處出擊的鄭永剛,帶領當初起家的杉杉股份,繼續走上了轉型之路。
“鋰電巨頭”轉型“偏光片大王”
1999年,杉杉股份開始布局新能源產業,先后成立杉杉科技(主營負極材料)、杉杉能源(主營正極材料)、東莞杉杉(主營電解液),這些布局基本涵蓋鋰電材料全產業鏈。
來源:浙商證券研報
杉杉股份的野心持續擴大:2015年,杉杉股份成立云杉智慧、寧波利維能,向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軍;2016年底,杉杉股份收購尤利卡公司,拓展光伏業務,儲能等業務。
在全面進軍新能源后,杉杉股份雖然摸索到最適合的方向,然而也面臨擴張帶來的一定的業務風險。最終,剝離,成為杉杉股份接下來的關鍵詞。
2020年,杉杉股份公告稱,擬將所持杉杉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合計48.1%股份轉讓,交易價格1.68億元。此次股權轉讓后,杉杉股份對杉杉品牌公司的持股比例將降至19.37%,杉杉品牌公司將不再納入杉杉股份合并報表范圍。
剝離服裝業務后,2021年,杉杉股份完成對LG化學旗下LCD(液晶)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事項的重組。此次收購后,杉杉股份一舉成為全球最大偏光片供應商。
偏光片是下游顯示面板的主要原材料,近年來隨著電視、顯示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終端市場的增長,以及新型應用市場如車載顯示、醫療顯示、穿戴式產品、智能家居等需求的不斷增長,顯示應用越來越豐富,應用場景日趨多元化,上游偏光片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突破百億美元。
從杉杉股份2022年半年報的表現來看,減法戰略已讓杉杉股份脫穎而出。
2022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實現營收107.72億元,同比增長8.3%;實現凈利潤16.61億元,同比增長118.65%。杉杉股份解釋稱,營收同比增幅較小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原正極材料業務于2021年9月1日起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
來源:杉杉股份官方公眾號
此外,截至去年第二季度末,杉杉股份總資產423.0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杉杉股份去年上半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高達15.6億元,相比2021年同期-15.52億元直接由負轉正。
事實上,偏光片業務2021年才實現并表,已經是杉杉股份貢獻營收最多的業務。
2022年上半年,杉杉股份的偏光片銷售量達到6807萬平方米,偏光片業務的高景氣度帶來營收的增長,上半年,偏光片業務貢獻營收57.3億元,營收占比超過一半達到54%,利潤更是高達8億元。
杉杉股份在半年報中解釋,主要原因是公司核心業務偏光片在上半年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17.08億元,使得杉杉股份在上半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獲得極大的改善。可見偏光片業務成為杉杉股份的“現金奶牛”,發展向好。
2022年三季報顯示,杉杉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8.41億元,同比增長0.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09億元,同比下降20.37%。
對于凈利潤同比下滑,杉杉股份指出,主要系去年同期公司完成對湖南杉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 “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部分股權轉讓,獲得投資收益約14億元。
在資本市場的“長袖善舞”,創新和果敢的企業家氣質,鄭永剛為商界樹立了榜樣和典范。
鄭永剛曾說過:“做企業,不該追求‘做強做大’,不可以膨脹,不可以欺騙自己,而應該追求‘做精做久’。企業家絕大多數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眼睜睜看著年輕的企業消失,如果我鄭永剛的生命周期結束了,但杉杉企業還在,就是成功。”這句話,成為他一生奮斗最好的注腳。
你看好杉杉股份的發展嗎?對“資本大佬”鄭永剛有哪些了解?歡迎留言分享。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中生代”企業家鄭永剛謝幕:從做西裝到進軍新能源,締造500億商業帝國
從“服裝大王”到“新能源巨子”。
野馬財經
共165篇文章
關注資本市場、金融市場、新經濟發展和商業創新。
最近更新文章
-
3家上市公司陷“詐騙”羅生門,誰在說謊?
2024-03-25飛凱材料 -
安徽“神秘富豪”被留置:身家百億,投資6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