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巨頭永雄宣布停業!
-
收藏
0
5月25日凌晨,永雄發布告全體員工書,宣布即日起停業,并與員工一起商討善后事宜,應對可能到來的最壞局面。
永雄停業的直接原因是警方上門。據永雄披露,2023年4月3日、4月10日和5月19日,安徽警方相繼介入集團衛成公司吉首分公司,集團懷化分公司、湘潭分公司和邵陽分公司調查,對部分員工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
作為國內催收巨頭,永雄涉案,催收行業風聲鶴唳,也引發眾多從業者逃離。永雄表示,員工從新冠疫情前的1.7萬人,降至疫情結束后的7000人,經此事件后又陡降至2000人。
由于員工流失,公司因涉案賬戶和流動資金凍結,再加上警方對其客戶的壓力,令永雄的經營難以為繼。
對于被警方調查一事,永雄稱,永雄集團絕對不存在公司違法犯罪行為,而是一家負責任、有擔當的正規催收公司。永雄有著極為嚴苛的風控體系,始終以零容忍的態度對待違規違法行為。
多年來,永雄一直位居催收行業頭部,并曾流露出上市計劃。早在2015年,湖南永雄計劃登陸新三板,隨后不疾而終;2019年10月,湖南永雄赴美遞交招股書,但不久后便提交撤回IPO招股說明書的申請。
赴美上市擱淺之后,永雄集團后來繼續釋放上市野心。疫情期間,湖南永雄集團召開2020年度總結表彰大會,總裁譚曼在總結2020、展望2021年的規劃時談及將通過上市融資開設地方AMC,布局個人不良貸款批量收購與處置業務新賽道。
在2022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永雄披露未來10年計劃,宣布將永雄打造成為一家專門培育扶持催收企業、幫助催收企業發展的管理公司,并在2028年到2032年,通過上市融資開設地方AMC,批量收購和處置個人不良貸款。
同時,永雄也公布最新業績數據,2022年營收超8億元,2023年計劃年營收10億以上。
身為催收公司,催收服務傭金是永雄的主要收入來源,催收回款越多,意味著盈利空間越大。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湖南永雄催回的應收欠款總金額分別為14.36億元、20.54億元和15.56億元,2020年催回欠款達40億。
催收回款增加,永雄的營收也呈現上漲趨勢。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湖南永雄分別實現營收7.58億元人民幣(約1.10億美元)和5.15億元(約0.75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7.3%和75.8%;凈利潤分別為1.24億元人民幣(約0.18億美元)和0.32億元(約471萬美元)。
從收入構成來看,永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于信用卡催收業務,在2019上半年信用卡催收業務貢獻收入超7成。在2017年、2018年和2019上半年,湖南永雄的信用卡應收賬款收款服務中占總營收比重分別為96.6%、80.5%和72.3%,互聯網催收業務占比為3.1%、19.5%和27.7%。
不過,伴隨催收行業競爭壓力激增,催收服務費用也面臨下降態勢。湖南永雄的催收服務傭金率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分別為44.3%、39.8%和35.3%,逐年下滑。
除了市場競爭影響,外部合規風險也成為永雄發展的重要障礙。在風險因素部分,湖南永雄提及其經營的業務較為敏感,公眾普遍對催收行業或對其的投訴可能導致監管風險增加,這可能對其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此前,湖南永雄自稱,自成立以來發生過三起事件,導致部分客戶因部分債務人的投訴而暫停了湖南永雄在某些地區的催收服務。雖然這些事件挺過來了,但如今突遭警方上門,合規風險也成為壓垮永雄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年,監管逐漸收緊催收行業的政策力度,加大力度打擊非法催收,對于永雄所依賴的信用卡催收業務,也同樣趨于嚴監管。制度約束,警方上門,競爭內卷,讓催收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寒冬,永雄倒下可能只是一個縮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催收巨頭湖南永雄股東變更,董事長退出股東行列
目前永雄的轉型方向并未向外界透露,早期在律師事務所起家的譚曼對于司法催收并不陌生,并且湖南永雄旗下也擁有律師事務所,因此未來很可能加大法催的力度來慢慢代替傳統催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