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蘋果“拋棄”傍上華為“大腿”,模組大廠歐菲光的危機真的解除了嗎?
-
收藏
0
每次華為、蘋果等著名品牌發布新機,從性能到芯片,從售價到股價都會掀起一陣話題熱潮。近日據媒體報道,在華為最新發布的機型Mate60系列后置攝像頭、前置攝像頭以及指紋模組的訂單中,電子元器件制造企業歐菲光占據了絕大部分份額,單臺手機攝像頭模組的價值在500至600元之間。
調研機構TechInsights曾預計,整個Mate60系列在其生命周期內的出貨量預計將達到500萬至600萬部,可能會給歐菲光帶來不菲的收入。在Mate60的輿論熱潮里,跟華為沾邊的A股公司普遍迎來上漲,歐菲光成了最大的贏家,連續6個交易日收獲漲停板,最高漲幅接近翻倍。截至發稿前,歐菲光股價處于9.8元/股左右,略有回調。
圖片來源:百度股市通
鑒于蘋果、華為等終端企業帶來的巨量訂單,是否能為其提供零部件供應,影響著眾多供應商企業,無論是“果鏈”還是“華鏈”,背后都是一連串公司的“生死大戲”。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歐菲光,因切入果鏈而成為市場追逐的明星企業,后被踢出果鏈從云端跌落,走入至暗時刻。如今它靠著進入華為供應鏈再打翻身仗,一出一入間完成華麗轉身,但,它的危機真的解除了嗎?
01
中游
歐菲光成立于2001年,最初主攻光纖通訊精密薄膜元件,其間時任柯達高級工程師的蔡榮軍被邀請擔任公司總經理,全權負責技術研發,后蔡榮軍及其兄弟以1980萬元買下公司,改為主營紅外濾光片產品。2008年起,歐菲光切入手機觸摸屏領域,借著全球智能手機發展浪潮,僅用5年便成為全球最大的薄膜式觸摸屏供應商。2012年,歐菲光涉足影像系統領域,次年就已經成為全球消費電子攝像頭模組龍頭,出貨量在全球數一數二,蔡榮軍也榮登201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以44.2億元人民幣排名295位。縱向看,從早期的濾光片到觸摸屏,再到如今的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歐菲光的業務重點是根據市場需求動態調整的。
當前,以光學技術為圓心,歐菲光的業務重點主要分為三類: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新領域。2022年財報顯示,智能手機業務占收入大頭,其次是智能汽車相關收入,新領域(智能家居、VR/AR、工業、醫療、運動相機等新領域光學光電業務)占收入排名第三位。

來源:歐菲光官網
歐菲光的智能手機產品包括手機攝像頭模組、手機鏡頭、微電子相關產品。從產業鏈來看,上游在原材料領域,包括光學玻璃、光學塑料、晶圓制造等等,中游為圖像傳感器、音圈馬達等關鍵元器件,模組制造商約處于中下游位置。下游是蘋果、華為等等各品牌的電子消費終端,是訂單大戶得罪不起,而往上游延伸的成本又太高、代價太大,處在中下游的位置,受制于兩端的影響,其中又以下游終端帶來的影響最甚。

圖:長城證券
一個智能手機攝像頭的制造成本中,主要包括圖像傳感器(CMOS)、模組封裝、光學鏡頭、音圈馬達、紅外濾光片等部分組成,其中圖像傳感器是攝像頭組成的核心,也是最關鍵的技術,占據手機攝像頭成本的約五成。如今的智能手機功能逐漸趨同,鮮有突破性的創新,而光學給用戶帶來的感受更直觀,體驗感強。因此,各大智能手機制造產商均在提升攝像性能上大做文章。
多數普通用戶一味追求像素高,甚至認為像素足夠高便是好手機,其實并非像素越高拍照就越清晰,圖片的清晰度和單位像素面積直接相關。單位像素面積越大,圖片就越清晰,而單位像素面積≈傳感器面積/像素數目。如果傳感器面積不變,像素越大,就會導致畫質越差。當然一部手機的面積不會無限大,里面搭載的傳感器尺寸終究是有上限的。除了增加傳感器尺寸外,目前還可通過像素四合一技術進行處理,此處不展開論述了。圖像傳感器領域的創收能力最高,索尼的CMOS圖像傳感器業務在2021年就為其帶來82億美元的收入,它和三星在該領域中占有絕對統治地位,相比之下,歐菲光處于中下游的鏡頭模組組裝,收入規模受制于客戶訂單情況,毛利率則徘徊在12%左右。
索尼對相機模組業務不是沒有努力過。2016財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索尼半導體業務(包括影像傳感器和相機模組)銷售收入為1937億日元(約19.18億美元),營業利潤虧損42億日元(約0.41億美元),順道把集團整體營業利潤拉下水,同比降低48%,為457億日元(約4.53億美元),至此索尼認清了一個事實:相機模組的業務好壞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客戶的訂單需求,與其累并痛苦著,不如聚焦核心技術,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最好。在圖像領域,索尼決定出售其在華南的模組業務,集中精力發展圖像傳感器(CMOS)技術。
圖:索尼官網
彼時歐菲光花費2.34億美元(全部股權作價0.95億美元,計入償債款1.39億美元)的巨資盤下了這塊業務。盤下這塊業務后,歐菲光提高了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和生產中的先進水平,順利引入FC封裝技術,成為國內唯一擁有這項技術的廠商,并順利進入“果鏈”(蘋果產業鏈)。
02
代價
進入果鏈、得到蘋果的大量訂單后,歐菲光忙碌不已。一方面,歐菲光對蘋果手機的產量預估十分樂觀,不斷擴大產能。從歐菲光財報信息來看,2016—2017年時,投資支付的現金占比最多。2018—2020年,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占比最大,尤其是在2018年所支付的現金,高達67.24億元,說明歐菲光在成為果鏈企業之前的兩年,投資主要是權益性投資,在進入果鏈之后大量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投資。歐菲光內部投資主要是機器設備,尤其是在2017年和2018年,新增的設備投資超過了營業收入的10%(分別為13.44%、11.8%),其次是房屋建筑類的固定資產。
圖:根據歐菲光財報整理
另一方面,歐菲光快速擴張,背后存在對巨額資金的渴求,2017年,歐菲光的籌資活動凈額為39.18億元,到2018年飆升至57.42億元。2017年至2019年,歐菲光實現營收337.91億元、430.43億元和519.74億元,同期毛利率為13.76%、12.32%和9.87%,凈利率則僅有2.43%、-1.23%和0.99%,虧損時有發生。
增收但利微薄的同時,高企不下的負債率給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近五年,歐菲光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7.08%、72.93%、73.71%、60.68%及78.31%。
圖:歐菲光2023年半年報
2023年半年報顯示,歐菲光短期借款、長期應付款、長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達73.7億元,占總資產的41%,仍承擔著巨大的資金鏈壓力,讓本來毛利就不高的業績雪上加霜。
關鍵是,一系列擴產和收購動作并不能讓歐菲光高枕無憂,因為資金密集型的相機模組業務始終向籌碼夠多的玩家敞開。2018年,消費電子巨頭立訊精密的關聯企業立景創新,以3.6億美元現金+10%本公司股權的大手筆,收購臺灣光寶的相機模組業務事業部(CCM),殺進了這個市場。
光寶CCM事業部主攻手機、平板、筆電等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已有十余年的歷史。2017年時,光寶的攝像頭模組的實力已經不容小覷,當年出貨量全球排名第19,雙攝模組出貨量全球排名第8,2018年Q1光寶CCM事業部收入為53.39億新臺幣,Q2為87.53億新臺幣。2022年底,光寶旗下影像事業部門更是將資產,如存貨、機器設備、技術、智慧財產權、客戶與供應商關系,作價9.1億元人民幣(約當于新臺幣40億元)出售給立景創新。
此外,2020年12月,立景創新科技還通過21.96億港元收購高偉電子3.74億股股份入主,共計持股公司44.87%股權。高偉電子1997年在韓國成立,早期從事光學部件的制造及銷售,目前核心主業為相機模塊,是蘋果、三星、LG電子等知名企業的供應商,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相機模組收入占比達到99.97%,其中蘋果公司是絕對的第一大客戶,常年收入貢獻超過80%,2019年達到97%。
強者不斷進入,本來就微利的相機模組市場很不斷迎來永不停歇的戰斗,不光是國內,未來歐菲光很有可能還要面臨著東南亞、印度地區企業的挑戰,這種慘烈的廝殺是由模組行業缺少技術壁壘所決定的。抬眼望,相對于模組,鏡頭是個更賺錢的生意,像中國臺灣手機鏡頭“一哥”企業大立光,今年前10個月營收372.86億新臺幣(約84.53億人民幣),只有歐菲光2022年收入的一半,但利潤卻高達29.6億元人民幣,和歐菲光過去3年凈利潤連續負值形成鮮明對比。這樣的收入和利潤處境下,歐菲光拿什么來立于不敗之地?鏡頭模組市場激烈廝殺之余,新的業務藍海在哪里?我們下篇分析。
猜你喜歡
“華為Pura 70系列美學沙龍暨云商會會員活動”精彩落幕,期待再會!
從華為Mate X5新品品鑒會,到本次的Prua 70系列的美學沙龍,云商會與華為的聯系逐漸加深。與華為合作打造百萬級轎車,江淮的實力能否配得上野心?
最新消息稱,江淮汽車與華為合作打造的首款車型是一款百萬級轎車,對標寶馬7系,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
博望財經
共209篇文章
有深度的財經媒體,解讀不一樣的財經事件。
最近更新文章
-
深扒《繁花》金主麥吉麗:被藥監局點名,疑似涉及傳銷
2024-03-19麥吉麗 -
凈利潤大漲難改股東“提款機”命運,百麗時尚再沖港交所只為“還債”?
2024-03-14百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