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后的黃河路:至真園原型預訂排至半月后,商家推出Citywalk線路3公里520元起
-
收藏
0
2024開年,上海的“宇宙網紅中心”終于從武康路轉移了。
隨著電視劇《繁花》的熱播,劇中關鍵場景黃河路成為了開年上海最火爆的旅游景點之一。
電視劇《繁花》第十集第10分鐘的旁白說道,“1993年的黃河路,755米長的一條街,開了一百多家飯店。每天晚上吸引著無數大款來這里消費。單單這一年,數以幾十萬記的洋酒灌進這些上海喉嚨。”
近日,藍鯨記者探訪了爆火后的黃河路,曾經火爆一時的黃河路經過多年的兜兜轉轉后再次重回大眾視野,只不過和通過“網紅地標”煥新的武康路、長樂路等上?!熬W紅路”不同,黃河路依然是“90年代老上?!钡奈兜?。
全年齡段的網紅新地標,至真園原型爆火預訂需排至半月后
1月7日中午,黃河路聚集了比以往更多的游客,大家幾乎都是看了電視劇《繁花》前來打卡拍照。藍鯨記者到達現場時尚不是一天中最熱鬧的時段,但黃河路上已經人滿為患,到處都是拍照打卡的游客,有不少人還帶著行李前來。
和大多數網紅景點幾乎都是年輕人打卡的狀況不同,黃河路的打卡人群幾乎遍及全年齡段,50-70歲以上的本地中老年人是這場“網紅打卡”的主力軍。因為《繁花》講述的是1992年前后上海的故事,對于上海的爺叔和嬢嬢來說,重走黃河路也是重溫過去的“黃金時代”。
《繁花》里,黃河路是上海商業浮沉的縮影,是面子的象征,也是信息流通的中心。片中女老板李李的餐廳至真園曾經是上海顯貴出入的場合,雖然如今至真園不再,但黃河路上確有一家飯店幾乎與劇中至真園“神還原”。
這就是黃河路上最多人打卡的至真園酒家原型——苔圣園酒家。
黃河路上幾乎所有人的鏡頭都對準苔圣園酒家的招牌,幾位爺叔和嬢嬢一邊舉著相機拍照一邊向身邊人介紹:“這就是電視劇里的酒家……”
據了解,苔圣園酒家始于1993年,是當時最早入駐黃河路的本幫菜館之一。大眾點評顯示該餐廳人均消費為149元。但藍鯨記者詢問得知,隨著《繁花》熱播目前該餐廳日常用餐基本都需要提前預訂,且餐廳最低消費人均200元。
劇集熱播疊加春節年夜飯效應,苔圣園更是成為了絕對的“網紅”,前臺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幾乎一刻不停地在接聽預訂電話,據他介紹,目前苔圣園1月20日以前的包間大致已經預訂一空,僅有極少數工作日午餐席位空余。
苔圣園餐廳也推出了五個檔位的春節套餐,價格從1380元-4880元不等,但年夜飯席位也早已搶購一空。

不過見證這場爆紅的工作人員似乎對此也有一定心理準備,他告訴藍鯨記者:“其實這里面也有很多人只是為了來打卡,并不是真心來吃飯的。”
《繁花》制造的網紅效應不僅體現在苔圣園,在citywalk頗受青睞的上海,“黃河路citywalk”正在取代“巨富長citywalk”成為當下最火路線,商機也應運而生。
有賣家推出與劇中地標相關的上海Citywalk線路,可打卡黃河路、和平飯店等地標,并提供普通話及滬語講解,約3公里的路線收費520元起。
根據旅游平臺數據,截至1月5日,電視劇《繁花》開播以來,上海在平臺上的搜索熱度環比增長超20%,上海私家團、跟團游產品預訂單量分別環比增長75%、30%。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南京路步行街”周邊酒店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9%;上海近一周旅游熱度環比上漲12%。
時間停滯的黃河路,錯失的與偶得的
黃河路最早是上海的一條美食街,不到800米長的街道,在最鼎盛的時期,開了六十多家飯店。而在90年代“飯局”是國人生活中相當有份量的一部分,金宇澄曾說過,“……整個90年代忙得不得了。這是中國特色,國人最有分量、最有內容的表露是在飯局上?!秉S河路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上海市志·服務業分志·商務和居民服務業卷(1978-2010)》中分析道,黃河路興起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放搞活的大潮中,衰落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該書將黃河路的盛極而衰總結為四點:特色菜品不再鮮明、硬件設施老舊、功能過于單一、房租和人力成本不斷上升。
黃河路早期主打海鮮等“硬菜”,這一定程度上就像《繁花》中的信息差一樣,在當時的上海非常稀有珍貴,但后期黃河路的美食不再具有獨特性,而黃河路仿佛也隨著時光停滯。
與黃河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熬W紅路”武康路。
武康路以“武康大樓”而知名,它所在的“六岔路口”,連接淮海中路、安福路等多條上海網紅路,天然聚集了大量人流,這也是“網紅店”最看重的特點。漸漸地武康路成為了各種文藝小資店鋪的最佳選址之一,各種fancy的品牌概念店與買手店在此匯集,比如2021年下半年,觀夏有意在武康路沿線選址,作為其全國首家線下旗艦店;2022年11月底,知名香氛護膚品牌Aesop(伊索)在距離武康路1公里左右的東平路開出其首家中國大陸門店;一周后,Lululemon緊挨著伊索首店開出其在中國首個獨棟街邊店。
比起實際的營收,品牌更看重武康路的“網紅屬性”,試圖借此將自己打造成一種網紅單品,在這種邏輯下,鐵打的武康大樓下開起了各種“流水”的店鋪。武康路試圖與時代一同成長,瞄準的也都是最具消費潛力的群體,據上觀新聞報道,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所副所長湯蘊懿在調研武康路新消費趨勢時發現,這里的消費主力人群以“95”到“05后”群體為主,在移動互聯網的“浸泡”中成長起來,關注產品顏值和品牌價值的一代。
成為年輕人“打卡”目標一度是上海老馬路“煥新”的標準路徑,“巨富長”也遵循這一邏輯。
但顯然黃河路在這條路上走得并不順利。
藍鯨記者發現,在不到一公里長的黃河路上,雖然與市中心購物區臨近,但這一區域并無太多“熱門店鋪”,幾乎所有店面都缺乏時代特色,依然以“老字號”“老上海”為主。比如《繁花》熱播前,唯一稱得上“網紅”的國際飯店吸引人的是招牌蝴蝶酥,此外的粵味館、佳家湯包、老上海蔥油餅等日常并無人排隊。
如今,隨著《繁花》的熱播,傳統極具“老上?!碧厣牡赇佋谛碌某绷髦谐蔀椤靶戮W紅”,似乎也為傳統文化與街道的開發提供了一種不同于“武康路式”的改造思路。傳統元素與歷史沉淀本身就是一種資源,如果能以更巧妙的形式推廣,往往事半功倍。
就像《繁花》之于黃河路……
猜你喜歡
現實版“活佛濟公”:跑龍套30年,73歲賣房拍戲,90歲翻紅成巨星!
作為2024年的開年大劇,《繁花》開播就創下最高收視率達2.6、豆瓣評分8.4分的好成績。90歲的游本昌老爺子如何一步步成為當之無愧的“老戲骨”?他背后的商業版圖如何?30年950倍,《繁花》中“寶總”錯過的白酒股
1994年,當年邁的爺叔望向年輕的寶總時,濕潤的眼眶中滿是自己年輕時的影子。這一幕最終定格,電視劇《繁花》終會謝幕,但中國人心中的“繁花”生生不息。“跟著寶總走,吃喝不用愁”,繁花概念股逆勢上漲,專家:應避免盲目投資
近期,電視劇《繁花》成為2024開年第一部爆款劇,該劇的故事發展從股市開始,主人公阿寶的第一桶金就是來自于一只名為電真空的股票,靠著第一桶金,阿寶一步步成為叱咤上海灘的金融大鱷“寶總”。《繁花》后的黃河路:至真園原型預訂排至半月后,商家推出Citywalk線路3公里520元起
隨著電視劇《繁花》的熱播,劇中關鍵場景黃河路成為了開年上海最火爆的旅游景點之一。
藍鯨新聞
共57篇文章
財經信息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