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陶玲履新央行副行長:參與資管新規制定,多次強調維護金融穩定
-
收藏
0
3月27日,據人社部網站,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陶玲(女)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目前,央行官網已更新行領導頁面。
陶玲,曾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2018年5月任金融委辦公室秘書局局長。據悉,她此前在央行參與并主導諸多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方面的工作,其中最為外界所關注的是,她參與并推動了資管新規的制定、完善和實施。

01.央行再迎女性副行長,形成“一正五副”行長架構
央行官網資料顯示,陶玲1971年11月生,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學位。

根據公開資料,陶玲在2016年已就任央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2019年,陶玲出任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秘書局局長。
在2023年的新一輪機構改革中,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職責機構編制的通知》,將設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秘書局,劃入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意味著陶玲也劃入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
在陶玲之前,最近的一位央行女性副行長為胡曉煉。2009年7月,胡曉煉擔任央行副行長,于2015年2月調任中國進出口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直到退休。更早以前,吳曉靈也曾擔任央行副行長,行長助理中有張曉慧、金琦等女性。
同時,隨著陶玲履新,央行新一屆領導班子將呈現“一正五副”,行長潘功勝,副行長為朱鶴新、張青松、宣昌能、陸磊和陶玲;以及駐中國人民銀行紀檢監察組組長、黨委委員曲吉山。
02.參與資管新規制定,多次強調維護金融穩定
陶玲曾參與并推動了資管新規的制定、完善和實施。
在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陶玲表示,制定資管業務的監管規則,要樹立資管業務監管的新理念,統一監管標準,強化監管協調。在制定規則的過程中,堅持積極穩妥、審慎推進,防范風險和規范行業相結合,充分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對各類資產管理業務要設置合理的過渡期,實施新老劃斷,不能搞一刀切。
此后,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她在“2020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表示,延長過渡期并不是改變資管新規的原則和標準,而是,降低金融機構整改壓力,減輕對金融市場沖擊,穩定實體經濟融資,避免存量資產集中處置造成信用過快收縮。在執行上,要求金融機構承擔主體責任,監管部門逐季監測實施。對少數過渡期結束時仍未整改完成的金融機構進行個案處理,避免剛性整改“一刀切”的不利影響。
此外,陶玲曾對維護金融穩定工作多次發聲,在就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期間,她在《中國金融》雜志發表過多篇署名文章。
2016年,陶玲在《中國金融》雜志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當前,在周期性和結構性問題疊加的背景下,我國實體經濟與金融體系面臨的風險上升并逐步顯現,如何有效地識別、防范和化解風險成為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從不同時期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形成機理復雜,傳染性極強,破壞性極大,一旦發生,將導致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難以發揮功能,嚴重時引發金融危機,影響國民經濟健康運行。為此,需要全面厘清其成因及傳導和擴散機制,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范和化解措施。
2017年,陶玲在《中國金融》雜志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維護金融穩定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從理論和實踐看,中央銀行的政策目標“維護幣值穩定”本身就具有金融穩定的含義,而最后貸款人角色也決定了中央銀行始終把化解和處置金融風險作為重要職責。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經濟體,具有“轉軌經濟加新興市場”的特征,維護金融穩定更需要從自身經濟金融結構和金融風險特點入手,拿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2021年,時任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秘書局局長的陶玲在2021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表示,高質量資管行業的第一個標準是做好實體經濟的直接融資提供者。當前,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向消費和創新轉變,以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載體,總體具有輕資產特點,對間接融資的依賴減少,而迫切需要獲得與自身共同成長、共擔風險、期限較長的直接融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深度解構光大銀行年報:營收增速連降,零售業務利潤僅占利潤總額的0.55%
光大銀行年報解析:營收增速連降,占比40%的零售業務僅貢獻0.55%利潤國務院定調金融“五篇大文章”發展:鼓勵納入金融機構經營戰略,“一把手”負總責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提出相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