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旗下佳物小貸增資至10億元,合作方包括上海華瑞銀行、百信銀行等
-
收藏
0
近日,天眼查顯示,四川佳物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簡稱“佳物小貸”)完成注冊資本變更,注冊資本由7億元增至10億元,增幅達42.85%。而佳物小貸現由睹煜(上海)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100%。
佳物小貸是得物旗下的小貸公司。2023年通過收購佳物小貸獲得網絡小貸牌照后,得物已形成自營產品(如“得有錢”“得物分期”)和導流業務的完整消費金融產品矩陣。
作為交易體量較龐大的潮玩電商平臺,得物在金融業務上屢屢推進,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得物App擁有超3億注冊用戶,已經成長為國內第八大電商平臺。無疑在擴張金融版圖的同時,求得與電商的“雙贏”。
小貸牌照的增資進一步鞏固了其放貸資質,在消金業務上步步深入。目前在得物App中,有借錢與分期兩類服務。其中,借款產品“得物·借錢”最高額度20萬元,年利率在7.2%—24%,可選擇3/6/9/12月(期)分期還款,合作方包括浦發銀行、上海華瑞銀行、百信銀行、寧波銀行、360數科、重慶富民銀行等。根據《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網絡小貸公司注冊資本門檻為10億元,跨省經營則需50億元。此次佳物小貸注冊資本從7億元增至10億元,已經達到了達到準入門檻,確保牌照合規運營,避免因資本不足被限制展業范圍或面臨清退風險。這一調整也反映了行業趨勢——2023年以來,多家互聯網巨頭旗下小貸公司密集增資以應對監管收緊。增資后,佳物小貸可提升杠桿率(注冊資本越高,可放貸規模越大),支持更多自主放貸和聯合貸業務。此前,得物依賴助貸模式(導流第三方產品),但合作資金方多為消金公司和民營銀行,資金成本較高。通過增資,得物能減少對外部資金的依賴,優化資金結構,降低綜合成本。得物App用戶以95后為主(占比70%),年輕客群消費意愿強、客單價高(人均超1500元),且平臺用戶粘性高(日活1200萬)。天然消費場景(如潮鞋、奢侈品)為分期、現金貸等產品提供了精準需求入口。
得物此次增資小貸,既是應對監管的必然之舉,也是其金融業務從“流量導流”轉向“自主經營”的關鍵一步。盡管在場景和客群上優勢顯著,但牌照短板、資金成本及合規壓力仍是其擴張的主要障礙。未來能否在嚴監管下實現金融與電商的雙向賦能,取決于其能否在合規框架內完成生態閉環的構建。
(文心/文)
猜你喜歡
WEMONEY研究室
共2685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