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投資漸熱:公募非貨規模TOP20都有誰?
-
收藏
0
出品/公司研究室
文/雪梅
近日,有部分媒體報道個別權益基金規模增長百億的事情。
這也就是權益投資近年不景氣,這么點增長也被人津津樂道。放在4年前,賽道股火爆時,日光基頻現,新基金發行規模動輒上百億,不少明星基金經理管理規模上千億。
事實上,要談基金公司的實力,首先還是要看整體規模。
這一點,有些類似白酒,業內總是以年度總營收數據來論英雄,排座次。
根據Wind數據,眼下公募基金家數已達到200家。這里,姑且選取規模排名前10%基金的數據做一些分析,這些數據均根據截止日期前基金公司公告披露的最新規模統計。
截至4月25日,國內公募資產萬億俱樂部成員總共有7個,分別是:易方達、華夏、廣發、南方、天弘、富國、嘉實。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進入資產規模TOP20榜單的基金公司,最低門檻恰好卡在6000億元以上。
圈內人都知道,公募基金管理人固然看重在管資產總規模,但最能給基金公司創收的非貨規模,他們也非常在乎。畢竟,非貨產品才是能給公司帶來真金白銀的“金娃娃”。
從現存公募非貨規模TOP20 榜單看,前5名分別是:易方達,1.36萬億;華夏,1.19萬億;廣發,0.79萬億;富國,0.7萬億;嘉實,0.69萬億。
與資產規模TOP20榜單比,這個非貨榜單不僅名次出現變異,還有進有出,部分公司出局,也有部分公司上榜。
比如,近年ETF規模擴張勢頭正勁的華泰柏瑞,總資產排名18,非貨規模躍居第8;景順長城基金的總資產排名19,非貨規模卻高居12。相反,總資產排名第20的平安基金,卻掉出了非貨規模TOP20榜單。

公司研究室發現,上榜基金公司中,有19家非貨規模在3000億元以上,只有興證全球基金低于3000億元,以2627.55億排在第20名。
進一步比較非貨規模在總資產中的占比,則可以知道,基金公司資產分布的重心所在。
為了便于比較,公司研究室只對非貨規模1500億元以上的基金公司,進行非貨資產占比的比較。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這一回,出現在非貨規模占比TOP20榜單上的基金公司,名單與排序都“大變臉”。
數據顯示,排在非貨規模占比前5的基金公司是:華泰柏瑞、景順長城、永贏、易方達、嘉實;非貨占比分別為90.15%、70.14%、69.11%、68.21%、67.51%。
遺憾的是,上半年權益投資表現不錯的鵬華基金,雖然占比也達到50%以上,卻以微小差距落榜。

值得注意的是,上榜的TOP20基金公司中,非貨規模占比均在50%以上。而且,非貨規模1500億元以上基金公司中,除了鵬華基金,凡是沒有上榜的公司,非貨占比全都低于50%。換句話說,剩余公司的非貨資產不到總資產的一半。
因此,這個榜單雖然有遺珠之憾,但基本囊括了業內比較重視非貨資產的頭部基金公司。
眼下,中美關稅戰形勢還沒明朗,加之馬上進入五一小長假,A股已進入節前垃圾交易時間。這時候,趁著盤面清淡,不妨回顧一下基金產品近期業績表現。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了基金公司一季報業績,也有反映權益產品今年以來表現的。這里,公司研究室選擇了近6月以來的業績進行比較。
這樣做,既不會埋沒科創類公司春季躁動的表現,也能體現ETF寬基產品在關稅大戰中的抗跌能力,相對而言更客觀一些。
為了便于分析,這里僅以非貨規模排名前30的基金公司為標本,選出每家公司近6月漲幅最大的那只產品,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最后得出一個頭部基金產品近6月漲幅TOP20 榜單。
由于每家公司只選一只業績冠軍,且沒有限制產品規模,這樣,那些重點布局ETF,或產品多元化的巨無霸,在業績PK中就沒有規模優勢,因此,導致部分頭部基金公司落榜。
比如,單只滬深300ETF規模就高達3700多億的華泰柏瑞基金,截至4月25日,近6月業績最好的華泰柏瑞中證2000指數增強A,漲幅19.36%。而這個漲幅TOP20 榜單上,排在第20名的嘉實制造升級股票發起式A,漲幅25.42%。

從漲幅TOP20榜單看,排在前5的分別是:永贏先進制造智選混合發起A,93.74%;鵬華碳中和主題混合A,87.67%;華夏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發起式,64.42%;平安先進制造主題股票發起A,61.48%;廣發成長領航一年持有混合A,47.56%。
總起來看,這些上榜基金產品的投資,大致分為5個方向。
- 人工智能特別是機器人為代表的主題基金。以鵬華碳中和主題混合A為例,一季報顯示,其前10重倉股是清一色的人形機器人概念股。

第二,投資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基金。比如,大成北交所兩年定開混合A。
第三,投資黃金的商品型ETF。比如,博時黃金D。
第四,重倉港股的QDII。比如,南方香港成長靈活配置混合。
第五,投資大健康醫療的行業基金。比如,中銀大健康股票A。
回顧去年9.24行情以來A股表現,漲勢較好的板塊大都可以歸納到上述5個方向,或者與之密切相關。
比如,那些數字經濟、中國智造、高端設備、制造升級等主題基金,其重倉股多與人工智能概念相互交叉,二級市場走勢也基本與人工智能概念同步。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303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