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基金哪家強?近兩年紅利低波有7只業績超25%
-
收藏
0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組
文/雪梅
4月份以來,受美國對等關稅沖擊,國內股市出現大幅回撤。雖然眼下已基本收復失地,但這種大起大落的走勢,還是讓不少投資者受到驚嚇。
與此同時,國內銀行利率逐步下調,3年期存款利息已跌到2.75%。這迫使大量理財資金尋找收益更高的產品。于是,此前在春季躁動中有些受冷落的紅利基金,再次進入不少投資者的視野。
目前,滬深兩市總計有463只紅利基金。截至6月20日,有可比較的近兩年凈值復權增長率的178只,其中獲得正收益的135只,占比75.84%。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表現了。
那么,這些紅利基金的業績,究竟哪家強呢?
如果在同一基金或ETF名下的A/C 或關聯產品中只選一只,那么,近兩年復權凈值增長率超20%的紅利基金總共27只。其中,近兩年復權凈值增長率超過40%的5只;30%-40%的9只;20%-30%的13只。

同期,上證50指數上漲4.42%,滬深300指數下跌2.14%,中證A500指數下跌4.75%,中證2000指數漲幅0.34%。
兩相對比,上述27只紅利基金復權凈值增長率超過20%的業績,真的“了不起”。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這些基金中業績表現最突出的就是那些高股息基金,不僅數量高達9只,占比1/3,而且在近兩年凈值復權增長超過40%的5只紅利基金中占了4個,分別是:華泰柏瑞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ETF,45.82%;格林高股息優選A,44.93%;華夏恒生中國內地企業高股息率ETF,43.37%:富國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ETF,42.39%。
公開信息顯示,重倉港股尤其是其中高分紅的中概股龍頭,是這些基金的共同特點。
以華夏恒生中國內地企業高股息率ETF為例,2025年1季度持倉前10重倉股中,有7家中字頭公司,且多是煤炭、石油、燃氣等能源股。

除了高息股,上述27只紅利基金中,數量較大的還有紅利低波基金,總計7只(排除了1只高股息低波基金)。
這些基金包括:景順長城中證滬港深紅利成長低波動A,東方紅中證東方紅紅利低波動A,南方標普中國A股大盤紅利低波50ETF,華泰柏瑞紅利低波動ETF,嘉實滬深300紅利低波動ETF,創金合信紅利低波動A,摩根港股低波紅利A,華寶標普中國A股紅利機會聯接A。
其中,有4只低波紅利基金投資港股、美股。
以景順長城中證滬港深紅利成長低波動A為例,近兩年復合凈值增長34.93%。2025年1季報顯示,其前10重倉股中,有9只銀行股;另外1只是江中藥業,也是連續分紅的白馬股。值得關注的是,這只基金1季度大幅加倉,精準踩上了銀行股這波主升浪。

除了上述兩大類,數量較多的還有精選優享類基金3只(排除了2只高股息優選基金),包括中歐紅利優享A,富國紅利精選美元,華寶紅利精選A。
以中歐紅利優享A為例,近兩年復權凈值增長31.76%。2025年1季度,這只基金重倉股中A股、H股幾乎各半,多是銀行、保險、黃金、機械類股票,而且當季大幅加倉。

除去上述3大類,其余的紅利基金類別比較雜。
比如中泰紅利價值一年持有,近兩年凈值復合增長36.89%;廣發穩健策略,近兩年凈值復合增長31.17%;華泰柏瑞中證中央企業紅利ETF,近兩年凈值復合增長23.53%;長盛量化紅利策略A,近兩年凈值復合增長21%。
以中泰紅利價值一年持有為例,這只基金重倉股中同樣是A股、H股各半,除了銀行股,就是中字頭央企。不過,這只基金1季度對銀行股做了減倉。考慮到2季度銀行股大漲,這波操作有些不合時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27只紅利基金中,有2只滬深300ETF,一只是嘉實滬深300紅利低波動ETF,近兩年凈值增長29.69%;另一只是建信滬深300紅利ETF,近兩年凈值增長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