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菲科技港股IPO:濟南的“小巨人”企業,應收賬款3年增長392%
-
收藏
0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組
文|曲奇
近日,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翼菲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以18C章程登陸主板。若成功上市,翼菲科技將成為港股“輕工業全品類機器人第一股”。
過去3年,翼菲科技收入年復合增速為28.5%,但2022年末到2024年末,公司應收賬款及票據從0.28億元增長至1.38億元,增幅為392%,遠高于收入增速。
此外,翼菲科技應收賬款及票據周轉天數從46天延長至120天,公司回款率明顯下滑。
應收賬款及票據3年增長392%
翼菲科技于2012年在濟南成立,是一家綜合性輕工業機器人企業,產品應用于食品、電子、物流等輕工業領域,曾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
在技術上看,翼菲科技致力于創造完全自主、全棧的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現已建立了一個整合“腦”“眼”“手”“足”的核心技術系統,實現智能決策、環境感知、精確操控及自主移動。
招股書顯示,翼菲科技已獲得271項授權專利,包括36項發明專利,222項實用新型專利及13項設計專利。
翼菲科技的業務主要分為機器人本體業務和機器人解決方案業務。
根據招股書,2020年到2024年,中國輕工業機器人市場從123億元以增長至20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4.2%;中國輕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從369億元增至71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7.8%。
2022年至2024年,翼菲科技的營收分別為1.62億元、2.01億元和2.6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8.5%。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以2024年收入為衡量標準,翼菲科技在中國專注于輕工行業的工業機器人及相關解決方案供應商中,位列國內企業第五。
其中,2020年到2024年,機器人本體收入占比從5.0%提升至20.8%,機器人解決方案收入占比從95.0%降至79.2%。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末到2024年末,翼菲科技的應收賬款及票據分別為2810萬元、5230萬元及1.38億元,應收賬款及票據的增速遠高于當期收入增速。
此外,2022年到2024年,翼菲科技應收賬款及票據周轉天數分別為46天、65天、120天,回款率下滑。
3年虧損2.38億元
2022年到2024年,翼菲科技的毛利率出現波動,分別為26.7%、18.3%、26.5%。其中,2023年毛利率同比減少8.4個百分點。
其中,2022年到2024年,機器人本體毛利率分別為-10.8%、7.1%、35.6%,穩步提升;同期,機器人解決方案毛利率分別為28.6%、20.0%、24.1%,出現波動。
翼菲科技表示,機器人本體業務是受益于規模經濟的標準化產品,毛利率較高,而機器人解決方案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定制化,毛利率相對較低。
凈利潤方面,2022年到2024年,翼菲科技分別虧損5755.3萬元、1.1億元、7149.5萬元,累計虧損
翼菲科技稱,2023年虧損增加是由于銷售及營銷開支以及行政開支增加所致,2024年虧損減少是由于存貨減值虧損相關的開支減少。
翼菲科技成立13年,已融資10余次,分別獲得了常春藤資本、英菲尼迪、華媒資本、春華資本、國科盈峰、佳士科技、七晟資本、CBC寬帶資本、山東財金集團、峰瑞資本、啟迪之星等機構的投資。
IPO前,翼菲科技的估值為36.04億元人民幣。
根據招股書披露,IPO募集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機器人技術研發、生產線升級與產能擴建、海外業務網絡拓展、供應鏈上下游投資布局,以及補充企業營運資金。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38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