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城商行系消金公司接連增資,背后是野心還是隱憂?
-
收藏
0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林小林
今年,多家消費金融機構增資補血動作不斷。近期,連續兩家消金公司傳來增資消息,蘇銀凱基消費金融已經完成增資20億,北銀消費金融剛獲批增資至10億元,兩家同為城商行系的消金公司,增資幅度卻大為不同。
業內資深人士分析認為,消費金融公司通過增資“補血”,擴大經營規模,緩解不良壓力,未來消費金融公司增資需求將更為強烈。
北銀消費金融的隱憂
北銀消金本輪增資額僅為1.5億元,相比而言增資幅度較低,增資后其注冊資本金仍處于中尾部。作為老牌消費金融公司,北銀消金成立于2010年3月,在早期也曾有高光時刻,位列頭部消金機構,資產規模大于同期開業的捷信、中銀、錦程消費金融三家資產規模總和。大股東北京銀行也對其寄予厚望,2013年,北銀消金進行第一次增資,注冊資本金從3億元增至8.5億元。
時隔八年,北銀消金早已不復當年輝煌,本次增資大股東態度不明,十名股東合計增資不到2億元,這背后或是部分股東不看好北銀消金。
而剛完成增資的蘇銀凱基消金則是大手筆,資本金由6億元人民幣增加至26億元人民幣,一躍位列頭部消金機構,僅次于招聯、螞蟻、捷信、平安、馬上、中郵消費金融。事實上,蘇銀凱基消金今年3月剛剛開業。
近年來,消費金融公司紛紛增資,尤其是頭部消費金融公司增資幅度較大,招聯消金增資至100億,成為消金行業內首家注冊資本達百億元的公司。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出于資產擴張的考慮。側面也反映股東看好消費金融公司的前景,愿意在這一賽道上加速發力。
北銀消金股東不看好的背后,或許是因其近年來大幅下滑的業績。
根據北京銀行今年半年度報告披露,截至6月末,北銀消金未經審計的總資產96.94億元,凈利潤2423.84萬元,處于行業尾部。近幾年其業績一直未突破億元規模,甚至在2016、2017年出現過虧損。業內人士分析,其虧損是因風控漏洞與經營出現問題導致。
北銀消金曾被質疑技術研發不足,今年1月北銀消金在其貸款產品易開花APP新上線了一款支付產品“e點花”,但隨后又火速停用,直到目前該款產品仍未在APP恢復上線。
按照當時候客服的回復是由于“e點花”太過火爆,而將近十個多月過去了,用戶還無法使用。e點花為類花唄產品,也稱虛擬信用卡,僅限于消費支付時使用。但彼時,已開通的用戶對WEMONEY研究室表示,在開通e點花綁定到微信支付后,已經使用e點花給他人轉賬成功。眾所周知,信用卡只能用作消費,不能提現或轉賬、發紅包使用。由此來看,目前e點花產品或有漏洞,彼時有不少博主分享如何從e點花“擼口子”。
風控問題致使北銀消金近年來風波不斷,2016年、2017年分別被罰150萬、900萬元,暴露出早年間盲目擴張的漏洞。
新開業消金公司承壓
蘇銀凱基消金增資20億的數額在行業并不多見,其他消費金融公司股東會根據業務情況與資金需求程度,逐步分批追加資金。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國內消費金融公司資本補充渠道單一,主要有依靠增資擴股的方式補充資本。
他表示,消費金融公司作為發放消費貸款的金融機構,業務模式和結構單一,無法進行輕資本運營,資本天然消耗較快。另一方面,增資也可迅速擴張業務。
除了迅速增資外,蘇銀消費金融開業以來迅速啟動業務,并逐步完善生態搭建,足以體現其野心。但目前獲批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達到了30家,競爭激烈,馬太效應不斷加劇,蘇銀凱基消金還要面臨殘酷的市場競爭,短期內想實現業績突破并非易事。
而且新近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業績表現均不佳,小米消費金融上半年虧損超6000萬,陽光消費金融開業至今累計虧損1.3806億元。這些消費金融公司的資質同樣是優質股東加持,但市場并沒買賬。
業內人士分析,消金公司在開展金融業務時,資金成本、風險成本、獲客成本三大主要成本基本要達到7%-8%,再加上管理成本、研發成本等各類成本,基本不可能賺到錢。
增資后,蘇銀凱基消金的股權結構產生變化,控股股東江蘇銀行持股比例上升。據銀保監會公告,蘇銀凱基消金股東結構為江蘇銀行出資14.1億元,出資比例為54.25%;凱基商業銀行出資9.4億元,出資比例為36.17%;海瀾之家出資1.95億元,出資比例為7.5%;五星控股出資5400萬元,出資比例為2.08%。
蘇銀凱基消金如此迅速的增資源于其大股東江蘇銀行的鼎力支持。截至三季度末,江蘇銀行營業收入為307.37億元,同比增長22.6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1.99億元,同比增長25.20%。截至三季度末,江蘇銀行總資產2.58萬億元。營收467.94億元,同比增長24.70%。
今年2月銀保監會明確聯合貸三項定量指標,并要求地方法人銀行不得跨區域經營。蘇銀凱基消金開業后,江蘇銀行可以借助消費金融公司實現全國展業,有利于其業務擴張需求。
未來增資需求將更為強烈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杭銀消金、招聯消金、尚誠消金、蘇銀凱基消金已經完成了增資。
北銀消金、尚誠消金、蘇銀凱基消金都屬于城商行系消金公司。WEMONEY研究室盤點發現,城商行的消費金融生意,大多不盡如人意。
北銀消金凈利潤基本處于墊底水平,目前還沒走出困境。資產規模達2.65萬億元的上海銀行旗下尚誠消金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僅為0.22億元。盛京銀行旗下的盛銀消金,目前注冊資金本僅為3億元,僅杠桿率的限制,就很難做大規模。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城商行受制于自身規模、企業實力等因素,在市場競爭中很難占優。一般城商行主導的消費金融公司發展都較為傳統,大股東話語權較大,因此消費金融公司的經營發展常受限于股東之間理念難融合。此前尚誠消金傳出攜程、上海銀行兩大股東理念不合致其經營不善。
近幾年城商行系消金公司“內卷”程度加深,消費金融公司董監高頻繁變動,業績承壓,而增資是突破規模瓶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董希淼認為,未來消費金融公司增資需求將更為強烈。
猜你喜歡
海爾消費金融高層調整落定,韓祥永升任主持工作副總
海爾消金副總經理韓祥永獲準升任公司副總經理(主持工作),被視為填補總經理職位空缺超一年后的關鍵人事調整。
WEMONEY研究室
共2704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