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已成“無主”公司?藥明康德維京大幅減持后在前十大股東中消失
-
收藏
0
出品/公司研究室大健康產業組
文/刀客
12月20日,被稱為“藥茅”的藥明康德(603259.SH),繼12月15日跌停后,再次大跌8.35%。截至當日收盤,公司周、月、季度及半年跌幅均超過20%,上半年的漲幅幾乎全部回吐。理論上,這只曾經的明星股已經進入技術性熊市。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藥明康德這次大跌的導火索是一則美國將制裁中國生物科技企業的傳聞。不過,12月15日晚間,美國財政部正式發布的制裁文件上,被制裁的中國公司多為與芬太尼相關的原料藥公司,與上市CXO及生物醫藥創新公司并不相關。然而,藥明康德的股價卻像決堤的河流一瀉而下,成交也同步放大。顯然,有部分投資者信心已經動搖,正在大肆拋出手中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與上市首日即破發的百濟神州(688235.SH)一樣,藥明康德也是一只海歸醫藥股。這類公司,不僅業務面向全球,而且往往橫跨美國、香港與中國內地上市,其A股股價與H股、美股的股價總體上趨于一致,漲跌同步,而且公司股權結構比較分散,管理層持股比例遠低于國內A股,解禁期過后常常大筆套現。


藥明康德維京大幅減持后在前十大股東中消失,藥明康德已成“無主”公司?
到2021年三季報為止,從營收與利潤增長角度看,藥明康德連續多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多個財務數據在同類公司中排名第一,算得上好學生。但讓人費解的是,一個高成長的績優公司,實控人關聯公司卻連續幾個季度密集減持手中的股份,直至從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

財報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與藥明康德實控人李革、趙寧夫婦及其兩個合伙人有股權關聯的WuXi AppTec (BVI) Inc.(藥明康德維京)持有81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6.9543%。之后,至少從2019年4季度開始,WuXi AppTec (BVI) Inc.就開始減持手頭的股票。到2021年三季報,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已看不到WuXi AppTec (BVI) Inc.的身影。
A股投資者有一個習慣思維,認為上市公司屬于大股東與實控人所有,因此,往往自覺不自覺地認為,這些人會以公司為家,上市公司股價漲跌攸關他們的切身利益。但是,近來上市的一些海歸公司,股權結構比較分散,管理層持股比例遠低于國內A股大部分公司,往往解禁期過后就大筆套現,直至在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WXAT BVI(藥明康德維京)不為發行人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發行人實際控制人在 WXAT BVI(藥明康德維京)中享有的權益比例較低,因此,“藥明康德維京”減持不等于實控人減持。

這類公司,A股投資者習慣上稱其為無主公司,但在歐美資本市場卻可能普遍存在,那里的好多上市公司,可能找不到所謂的實控人,真正掌握公司日常運營的都是職業經理人。對于這些職業經理人,西方有一整套防止管理層監管自盜或損公肥私的法規制度,因此,這些公司中的優秀者,依然會持續發展,成為基業長青的百年老店。但對于國內A股來說,這類公司還比較少,如何規范治理,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然,就藥明康德而言,藥明康德維京的密集減持,都是在現行法律法規的范圍內進行的。這也是這些海歸公司的特點之一。這些公司的實控人及其高管,多數都是高學歷有海外大公司工作經驗的海歸,他們所做的一切,往往會嚴格遵守公司所在地法規,從法律角度找不出什么瑕疵,但這樣的密集減持,勢必影響投資者的持股信心。
事實上,2021年以來,藥明康德股價多次閃崩,外界一有風吹草動,投資者即大肆賣出。業內人士認為,出現這種現象,除了公司股價處于相對高位外,藥明康德維京密集減持,參與增發的機構高位出逃,也影響了中小投資者的持股信心。這也許是公司股價目前如此弱不禁風的重要原因。

美股退市時市值32.3億美元,A股上市后實控人關聯方減持套現至少170億元
其實,藥明康德回歸國內A股前,曾在美股上市。
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12月,中概股藥明康德從紐交所退市。此次私有化建議,據說由藥明康德創始人李革和匯橋資本集團共同提出,以每股46美元的價格收購所有流通股。據此測算,退市的藥明康德估值32.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0億元。
當時,李革和趙寧分別持有藥明康德815萬股以及118.8萬股,持股比例分別為1.45%以及0.21%。因此,這對夫妻的財富約為3.5億元人民幣。
回歸A股后,解禁期一到,藥明康德維京即開始密集減持。

2020年6月2日,藥明康德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WuXi AppTec (BVI) Inc(藥明康德維京)于2019年12月16日至2020年1月20日減持1638萬股,在4月30日至5月29日減持1446萬元,按減持價格區間的中間價計算,WuXi AppTec (BVI) Inc(藥明康德維京)在上述期間分別套現15.08億元以及15.29億元,套現金額約為30億元。
自此,藥明康德維京的減持就一發而不可收,直至在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在藥明康德維京密集減持期間,藥明康德的股價卻一直比較堅挺。特別是高瓴資本2020年9月參與公司的定向增發后,公司股價一路震蕩上行。不過,在2021年半年報中,高瓴資本已從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

公司研究室粗略計算,按照公開信息披露出來的持股數據,考慮到公司分紅送股,以前復權方式計算,以2019.09.30-2020.09.30區間的平均股價為依據,截至2021年9月30日,藥明康德維京至少減持套現170億元。
事實上,藥明康德從美國退市后,李革等實控人將公司一拆為三,如今,已經演變成4家上市公司,包括國內A股的藥明康德(603259.SH)、港股藥明康德(02359.HK)、藥明生物(02269.HK)以及同系的藥明巨諾(02126.HK),總市值高達3400億左右。
在港股市場,李革等人通過配售老股形式密集套現,公開信息顯示,僅按大宗交易方式測算,在2020年內,在藥明生物這一只股票上,控股股東的套現金額即接近190億港元。
猜你喜歡
“學霸夫妻”創立的藥明康德為何頻被海外“狙擊”?
上周五,受到大洋彼岸一個議案影響,藥明康德(603259.SH)的A+H股股價閃崩。藥明康德又一次經歷了“蝴蝶效應”。藥明康德前三季凈利潤預計倍增 上半年研發投入增六成
2021年,藥明康德的研發投入金額為9.4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11%。今年上半年,藥明康德研發費用為6.6億元,同比增長了62.5%。燒了402億后,百濟神州換來了什么?
短期而言,百濟神州的業績取決于“基藥”后續適應癥的拓展進度;中期而言,百濟神州的業績則要看“基藥”聯用的開發情況;遠期而言,百濟神州的價值取決于何時能找到下一款“基藥”。
公司研究室
共1301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