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郎第三次IPO,招股書讀到的都是“難”字
-
收藏
0
成立23年的老牌學習機公司“讀書郎”,在經歷兩次闖關失敗后,準備向港股發起第三次沖擊。
此前,讀書郎分別于2021年4月27日、11月4日先后兩次在港交所遞交IPO申請材料,但均因未能在6個月內通過聆訊而自動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首次遞表IPO之前,讀書郎控股股東還于2020年11月宣派股息1.60億元,進行過突擊“分紅”。要知道,這1.6億元約占讀書郎過去三年凈利潤(2.43億元)的65.8%。這一行為也因是否對股東負責存在爭議。如今,在毛利率下滑以及應收賬款飆升的挑戰下,讀書郎的第三次沖刺IPO計劃,又能否如愿以償呢?
收入主要靠賣平板
在1999年創辦讀書郎之前,陳智勇曾任小霸王市場部副總經理。小霸王為中國早期教育電子產品供應商,由段永平創立。在離開小霸王創業時,陳智勇還拉來了曾任小霸王計調部部長的秦曙光,目前秦曙光為讀書郎首席執行官。
而或許是因為這樣一段經歷,讀書郎的戰略風格也帶有一定的“段式色彩”,敢為人后的布局讓讀書郎一直發展的相當穩健。比如早些年,步步高學習機打出“步步高點讀機,哪里不懂點哪里”,讀書郎就推出了“小呀嘛小兒郎,讀書就用讀書郎”,這一洗腦廣告為讀書郎贏得了極大知名度。
從招股書來看,公司業務包括設計、開發、制造和營銷各種智能學習設備,包括學生個人平板、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可穿戴產品和一些智能配件,并嵌入全面數字化教輔資源,主要是同步預習、復習及學習材料。
2019年至2021年,讀書郎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7億元、7.34億元和8.13億元,同期實現凈利潤分別為6943.5萬元、9201.3萬元和8214.6萬元。從招股書可以看出,公司目前的主要營收來源是賣硬件,而其中平板則是主要產品,報告期內學生個人平板分別為讀書郎貢獻了80.8%、90.6%和86.7%的收入。
公司官網信息顯示,讀書郎的產品主要有智能教育平板、電話手表、智能掃讀筆等。其中,公司的平板產品細分為C系列旗艦款、V系列、Q系列等,銷售單價在2000元至5000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從財務數據來看,讀書郎的產品溢價能力還不錯,兩年左右漲價近30%。根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公司產品總出貨量分別為45.7萬臺、48.5萬臺、45.9萬臺,呈下滑趨勢。但得益于平板單價的上漲,產品的銷售額分別為5.42億元、6.65億元、7.05億元,逆勢增長。對于取得這一結果的原因,公司稱因為售價較高的升級版產品比例增加所致。但至于公司能否長期保持這樣的漲價話語權,有待進一步觀察。
賺錢越來越難了
學生平板電腦的核心競爭力,其實就是平板系統對學生用戶的定制程度,以及課程輔導資源。隨著教育雙減政策落地,教育生態體系發生重大變化,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將目光投向了教育設備領域。
比如像科大訊飛、百度智能這樣的AI設備服務商,也紛紛強化學生設備服務市場產品矩陣,推出了相應的學生平板產品。這也讓讀書郎面臨競爭加劇的風險。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在2020年及2021年中國智能設備服務市場中,讀書郎的市場份額從2020年的6.6%下滑至6.1%。而市場競爭的加劇,也會對公司的利潤產生影響。
前面提到,讀書郎2019-2021年收入分別為6.70億元、7.34億元和8.13億元;年內利潤分別為6943.5萬元、9201.3萬元和8214.6萬元。從這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公司在2021年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平板的利潤的下滑,據了解讀書郎學生個人平板業務毛利率,在此期間分別為28.2%、27.5%和20.0%。其中,來自學生個人平板設備毛利率分別為21.1%、19.7%、9.0%。
不過,讀書郎認為毛利率下滑在于供應鏈影響。讀書郎在招股書中解釋是“由于2020年原材料成本上漲的緣故,部分原因是若干主要原材料在全球范圍內暫時短缺。2021年部分原材料供應不穩定導致原材料成本增加,從而使得2021年學生個人平板的毛利及毛利率有所下降。”
下沉市場經銷商日子也難了
讀書郎的下層渠道很強,據了解截至2022年5月8日,公司已與132名線下經銷商簽約,線下經銷商控制合共4,523個銷售點,遍布中國31個省和自治行政區(包括直轄市)的344個城市。依托線下經銷商渠道優勢,讀書郎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一舉拿下內地智能學習設備服務供應商老二的位置。
所以公司對于經銷商的依賴也很大,招股書顯示,讀書郎十分依賴線下經銷模式。2019年至2021年,源自線下經銷商的收入分別占公司總營收的91.7%、85%、85.5%。
不過自新冠疫情暴發以后,由于各地不時的疫情影響,由于高度依賴經銷商模式,讀書郎應收賬款也在不斷增加,2019年-2021年,讀書郎的應收款項分別為 1700萬元、2360萬元和4760萬元。
特別是2021年,讀書郎存貨同比增長30%至2.58億元;貿易應收款同比增長1倍至0.47億元。其中,對于應收賬款飆升,讀書郎解釋是“因疫情影響,經銷商申請延長了信貸期”。
讀書郎在招股書中提到,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深化經銷網絡改革并強化其地域擴張和滲透等。但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2019年至2021年,讀書郎經銷商分別凈增加4家、28家和37家,而同一經銷商往往控制著多個銷售點,因此讀書郎同期銷售點分別凈增加40個、480個和916個。結合增長率,讀書郎將銷售點的增加轉化為利潤增加的效率已經不及此前那么高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財通社
共111篇文章
聚焦A股、港股、全球宏觀經濟的財經信息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