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語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預計2022年全年凈利潤同比下滑,華丙如為董事長
-
收藏
0
近日,跨境電商企業子不語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子不語”)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并披露了聆訊后招股書。據貝多財經了解,子不語更新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財務數據等信息,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為2022年10月22日。
子不語在招股書中表示,得益于持續業務擴張,該公司的銷售收入及收益于2022年上半年均有所增長。于2022年6月30日后至2022年9月30日,根據該公司的內部記錄,子不語的銷售收入保持增長。
招股書顯示,子不語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收入分別為14.29億元、18.98億元和23.47億元,毛利分別為9.98億元、13.78億元和17.6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110.9萬元、1.14億元和2.01億元。
2022年上半年,子不語的營收為12.78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的11.01億元增長16.18%;凈利潤為6131.4萬元,較2021年同期的1.14億元下降46.33%。不難看出,子不語在2022年上半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其中凈利潤規模同比近乎“腰斬”。
子不語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并無計劃減少為保持及增強其競爭地位的營銷及廣告活動的投入,預計于2022年下半年仍將產生大量營銷及廣告開支。因此,子不語預計其2022年度的凈利潤較將2021年度有所減少。
根據介紹,子不語于2011年成立,一直專注于時尚服裝產品(特別是女裝產品)的設計及銷售。子不語集團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服裝產品,包括(其中包括)毛衣、T恤、外套及夾克、裙子、褲子及運動服鞋履。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1年的GMV計,子不語在中國跨境出口B2C電商服飾及鞋履市場的所有平臺賣家當中排名第三,于人民幣5965億元的市場中占據0.4%的市場份額。
按2021年于北美產生的GMV計,子不語在中國跨境出口B2C電商服飾及鞋履市場的所有平臺賣家當中排名第一,于人民幣3030億元的市場中占據0.7%的市場份額。據此,子不語稱其是中國最大的跨境電商公司之一。
貝多財經了解到,子不語的主要銷售渠道為亞馬遜、Wish、其他第三方電商平臺以及自營網站等。其中,Wish這一平臺曾在2019年為子不語貢獻五成的收入,但在2020年和2021年度的占比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22年上半年的占比更是降至1.7%。
與之對應的是,子不語來自Wish平臺的銷售收入在2019年為7.78億元,2020年增長至8.41億元,但在2021年則下降至3.04億元。而在2022年上半年,Wish平臺為子不語貢獻的銷售收入僅約為2174.5萬元。
貝多財經發現,子不語來自自營網站的收入及占比也呈現相同的變化趨勢。2019年、2020年、2021年度和2022年上半年,子不語自營網站的收入分別為1.10億元、3.62億元、2.57億元和7475.6萬元,占比分別為7.7%、19.1%、11.0%和5.8%,2022年上半年下滑明顯。
相比之下,子不語來自亞馬遜平臺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50億元、6.15億元、16.72億元和11.57億元,對應的占比分別為31.5%、32.4%、71.2%和90.6%。以此來看,子不語對亞馬遜平臺產生了較強的依賴性,銷售渠道趨向單一化。
子不語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將戰略重心放在透過其他第三方電商平臺(尤其是亞馬遜)進行銷售。對于2021年通過亞馬遜銷售產生的收入大幅增加,子不語稱主要是其持續拓展通過亞馬遜進行的銷售,令該公司的熱銷產品及通過亞馬遜推出的新產品的銷量增加。
報告期內,子不語通過亞馬遜及Wish銷售產生的總收入分別占該公司總收入的86.0%、76.7%、84.2%及92.3%。子不語在招股書中稱,在可預見的未來,該公司通過該等第三方電商平臺進行的銷售將繼續占其總收入的絕大部分。
另據貝多財經了解,子不語在各個平臺的總訂單量保持增長態勢,但在2021年度則明顯下降。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子不語的合計訂單量分別為1667.4萬、2124.1萬和1704.4萬,其中2020年的訂單數量相對增長27.39%,而2021年則同比下滑19.76%。
同期,子不語在各個平臺的總活躍用戶數量分別為1077.8萬、1144.6萬和518.2萬,其中2021年度同比下滑54.73%,且在Wish平臺的活躍用戶數量降幅最為明顯。對此,子不語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該公司將業務重心轉移至通過亞馬遜進行銷售。
事實上,子不語在亞馬遜平臺的活躍用戶數量也持續下滑,且退貨率明顯上升。子不語在招股書中稱,其從2019年開始更多采用FBA模式,此后更多客戶選擇FBA模式。因此,子不語于2020年及2021年在亞馬遜上錄得較少的活躍用戶。
另外,子不語在亞馬遜上的賣家網店于2022年上半年的退貨率飆升至25.5%,而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度則分別為18.5%、17.1%和19.8%。換句話說,子不語在亞馬遜上的每四個訂單就有一個退貨。
本次上市前,子不語的控股股東為華丙如、余風夫婦,二人合計控制子不語55.47%的股份。其中華丙如的Hong Ru Trust通過Gfxtmyun、同命運壹間接持股50.14%,余風的Wiloru Trust通過Hyufeng間接持股5.33%。
其中,華丙如為子不語的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即“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行政總裁,王詩劍、汪衛平和董振國三人均為執行董事兼副總裁,徐石尖為執行董事、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余風不在該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據了解,子不語曾在2018年3月獲得人民幣3900萬元的融資,于2021年5月獲得合計約2600萬美元的融資。其中,完成2021年5月的融資后,子不語的投后估值約為5.16億美元。
IPO前,王詩劍、饒興星夫婦的Chichiboy Trust通過Xringirl持股9.45%,汪衛平通過Also Jun持股4.80%,董振國通過Alitti持股4.17%,徐石尖通過Greenxin持股0.78%,中耀英屬維京群島持股2.91%,康煦投資持股4.55%,Aloe Tower持股0.97%。
此外,子不語前董事汪賓通過Rocubabe持股3.71%,非執行董事華慧(華丙如的胞妹)通過VirtualParticle持股2.23%,前董事楊薪民通過Gpxxxx持股0.86%,員工持股平臺同命運貳、同命運叁分別持股4.10%、6.00%。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iv>
猜你喜歡
從賣“山寨女裝”到成功上市,年收20億卻難以擺脫“寄生”危機
拼多多把出海后的第一刀砍向了SHEIN,被砍傷的SHEIN則在北美市場上“憤怒地秒殺”著子不語,而剛上市的子不語只能躲在難以逃脫的寄生陰影下“瑟瑟發抖”。子不語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預計2022年全年凈利潤同比下滑,華丙如為董事長
招股書顯示,子不語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收入分別為14.29億元、18.98億元和23.47億元,毛利分別為9.98億元、13.78億元和17.6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110.9萬元、1.14億元和2.01億元。繞開監管部門審批三沖港交所后,杭州子不語深陷高庫存危機,創始人與機構對賭失敗
從廣告代理商到庫存承接人,子不語的關聯方嘉禾國際扮演的角色耐人尋味,這也對其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提出了更多疑問。
貝多財經
共72篇文章
洞察商業故事,破解資本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