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對寧德時代開炮!“寧王”實屬冤大頭?
-
收藏
0
1月9日,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稱“天下苦寧王久矣。”最近幾年,寧德時代以市場龍頭的地位四處開戰,打壓了競爭對手,打壓了車企,擠壓了汽車行業的利潤,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正常的商業行為并不應該被詆毀
對于市場競爭,寧德時代一直是采用專利維權的方式來保持自身的龍頭地位。
2022年8月1日,寧德時代官宣追加起訴中創新航專利侵權訴訟,同時,其還以不正當競爭起訴中創新航,索賠額提高至6.4億元。
11月30日,中創新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創新航”,3931. HK)發布公告稱,公司將于2022年11月29日收到福州中院的《民事判決書》。判決生效后,中創新航立即停止銷售侵害寧德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發明專利權的產品。
早在中創新航之前,寧德時代就已經起訴塔菲爾新能源侵犯其動力電池防爆技術專利,要求對方賠償一億兩千萬元,而寧德時代則在2021年贏得了這場專利之戰,迫使對方支付了2330萬元的賠償金。去年寧德時代以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蜂巢能源,最終雙方握手言和,達成和解,蜂巢能源賠償寧德時代損失500萬元。
在2022年12 月29日,中創新航正式向法院起訴寧德時代濫用專利權惡意維權不正當競爭行為,業內推測應該是抓到了濫用專利權的實質證據。
目前,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申請電池相關專利3300余件,包括“電池單體、電池、用電裝置和電池單體的制造方法”“電池和用電設備”“圓柱形電池單體、電池和用電裝置”等,其中實用新型專利2100余項,發明專利1100余項,已授權專利2700余項。
專利作為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經具備了“進攻”的能力,而不僅僅是保護。除了每年的常規業務之外,全球廠商都會設立專門的部門,負責專利方面的建設以及相關專利的起訴,維護自身的權益,維護自身的市場地位,通過法律手段取得商業上的勝利,比如禁止競爭對手的產品。美國科技龍頭蘋果公司就曾與三星的“專利大戰”總共耗時四年,花費數十億美元,橫跨4個大陸,寫下百萬頁文書,還有數不清的官司。
以全球科技公司競爭的角度出發,寧德時代的專利競爭手段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了,任澤平在這一點的“炮轟”顯然是有失偏頗的。
真正擠壓車企利潤的是原材料上游
2022年7月21日,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四川宜賓舉辦,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大會上吐槽動力電池成本占汽車總成本的60%,這相當于給寧德時代打工。有意思的是,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此時正坐在臺下。
隨后,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發表了演講,他表示動力電池漲價的鍋他不背!“是上游原材料的資本炒作,給動力電池產業鏈帶來了短期困擾,碳酸鋰、六氟磷酸鋰、石油焦等鋰電池上游材料均出現價格暴漲。”
對于汽車廠的抱怨以及任澤平的“炮轟”,寧德時代實屬當冤大頭了,電池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資源價格上漲,碳酸鋰的價格在兩年前大概是4萬塊錢一噸,到2022年的時候,碳酸鋰的價格已經漲到了60萬/噸,上漲了15倍,而電池的價格也就上漲了30%到40%。從這一角度來看,寧德時代擴產的規模效應以及科技創新還對電池的成本做了不小的貢獻。
而且寧德時代的綜合毛利率和凈利都沒有增長,甚至第三季度的綜合毛利率和凈利率都出現了下降。具體而言,前三個季度的綜合毛利率為14.48%,21.85%,19.3%;整體凈利率為4.06%,11.97%,10.23%。顯然電池原材料上游的話語權目前更強,今年前三季度,天齊鋰業實現凈利潤159.81億元,同比增長29倍;贛鋒鋰業實現凈利潤147.95億,同比增長近5倍。
如果下游車廠想要擺脫成本高企的困境,那僅僅轉型搞電池廠是遠遠不夠的,車企還需要收購鋰礦等稀有原材料公司才能讓電池成本真正下降。然而近期在政策、產能釋放等多重因素推動下,如今鋰礦價格高企的高光時刻正在落幕,截止12月30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回落至52萬元/噸。
〖 證券之星資訊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神行超充電池“風光無限”,但寧德時代為何成了“過氣龍頭”?
12月15日,寧德時代推出的神行超充電池斬獲AUTOBEST“TECHNOBEST2024”獎項,創下兩個歷史首次。至次,“寧王”的股價終于不跌了!寧德時代一季度凈利潤增長558%,碳酸鋰價格已跌破“鋰礦返利”結算價
4月20日,寧德時代發布一季報,一季度收入890.38億元,同比增長82.91%;凈利潤98.22億,同比增長557.97%。
證券之星
共129篇文章
證券之星始創于1996年,是國內領先的金融信息及綜合服務平臺。關注證券之星,即時獲取有價值的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