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表態“氣球貸”等新型房貸產品:立足實際,理性選擇
-
收藏
0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劉雙霞
近期,銀行“氣球貸”等房貸產品出圈,引發輿論爭議。
7月1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發布關于理性選擇貸款產品的消費提示,對“氣球貸”等房貸產品表態。

深圳金融監管局指出,近期部分銀行機構推出“氣球貸”“輕松供”等新型房貸產品,特提醒廣大消費者根據產品特點、結合自身需求理性作出選擇。
在5月底,有銀行推出了“氣球貸”等特色還款方式。
因為還款金額“前小后大”,像氣球一樣,所以被稱為“氣球貸”。據介紹,“氣球貸”是指“借款人按約定的總期數(固定20年)計算每期月供,在貸款期限內分期歸還貸款本息,最后一期一次性償還剩余本金”。
據媒體報道,建行曾推出過“輕松供”“尾期還”兩類賬單計劃,目前仍存在,需要經審批才可使用。
歷史宣傳資料顯示,“輕松供”最長可選擇24個月期限,在此期間每個月本金部分只需要1元,按月繳納利息。剩余本金將順延至第三年償還;而“尾期還”則是借款人在申請個人住房貸款時,可以選擇保留一定比例的尾款本金(最高為30萬元且不能超過貸款總金額的30%),該部分保留的尾款本金在提前還款或是貸款到期時結清本金及利息即可。
深圳金融監管局指出,“氣球貸”“輕松供”等新型產品的前期還款金額較低,但中后期將大幅增加,有的甚至需要一次性償還全部本金,雖然減輕了前期的資金壓力,但要求消費者在未來有更多的可支配資金。相較而言,“等額本息”“等額本金”等傳統產品前期還款金額較高,但支出預期更加清晰穩定。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請結合產品特點以及自身資金狀況、償還能力等綜合決策。另外,不同還款方式產生的利息數額不同,消費者可以計算對比各款產品所產生的利息成本,擇優選擇。
可以看到,雖然“氣球貸”、“輕松供”等貸款產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購房的初期門檻,但它考驗著借款人對未來收入預期的判斷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倘若借款人的收入增長沒有達到預期,最后一次的大額還款可能會對其財務狀況造成重大打擊,甚至導致貸款違約。
中原地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當前,國家出臺‘降首付’等政策,目的是‘托舉樓市’,引導更多原本被首付門檻限制的剛需群體能夠進場,同時降低他們的利息,達到市場的良性發展,而不是放大房地產相關的金融風險。‘氣球貸’整體還款金額是明顯高于普通還款形式的,同時,由于‘氣球貸’初期月供少,很可能會讓少數投機購房者利用這一點,大量使用高杠桿投資,這會帶來巨大的金融風險。”
猜你喜歡
深度解構光大銀行年報:營收增速連降,零售業務利潤僅占利潤總額的0.55%
光大銀行年報解析:營收增速連降,占比40%的零售業務僅貢獻0.55%利潤六大行年報揭秘:農行利潤增4.7%,中行員工年薪超36萬,誰在逆勢加碼房地產?
六大國有銀行2024年日賺38.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