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電巨頭試水消費金融,追覓科技能否突圍?
-
收藏
0
追覓科技,這家以吸塵器和掃地機器人聞名的科技公司,正試圖將觸角伸向消費金融。繼宣布造車計劃、探索AI機器人后,追覓科技再次進軍金融科技領域,試圖通過消費信貸業務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1.追覓科技跨界消費金融,正招兵買馬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追覓科技正在積極布局金融科技板塊,組建金融團隊,并在全球范圍內拓展消費金融業務。根據招聘網站信息,追覓科技曾發布流量商務、貸后管理、海外商務負責人等多個崗位,并計劃在東南亞、拉美、中亞等地區開展信貸業務。目前,部分職位信息已不再顯示,但仍保留跨境金融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等崗位,足見公司對消費金融業務的野心。
追覓科技的跨界嘗試,究竟是技術賦能金融的創新,還是急功近利的冒險?
追覓科技成立于2017年,最初依托小米生態鏈成長,2019年轉型自主品牌,并迅速在智能清潔領域嶄露頭角。公司成立至今已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小米、順為資本、IDG資本、昆侖萬維等。2021年,公司C輪融資金額高達36億元,創下智能清潔家電賽道的融資紀錄。
然而,作為一家智能家電公司,追覓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智能硬件的研發和制造,而非風險控制和金融服務。面對消費金融市場趨嚴的監管環境,家電企業貿然進入信貸業務,或許面臨更大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家電行業競爭加劇,不少企業開始尋找新的增長曲線,但追覓科技依然保持穩健增長。根據2024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追覓科技估值已達200億元,并在全球市場持續擴張。2024年公司營收或將達到150億元,其中海外市場貢獻超80億元。
事實上,消費金融并非一條容易走的路。國內已有眾多互聯網企業因風控不善、過度放貸而陷入困境。例如,趣店、信而富等曾風光一時的互金企業最終因市場飽和、監管趨嚴而衰落。如今,追覓科技仿佛在走一些“老路”,讓人不禁疑慮重重。
2.助貸業務:機遇還是隱患?
從招聘信息來看,追覓科技的金融業務布局主要是“助貸”模式,該模式通過企業自身的平臺或生態體系,為金融機構導入優質用戶流量,并利用AI風控技術優化貸款產品,提高信貸審批效率。消費金融的本質在于降低金融服務門檻,優化支付體驗。對追覓科技而言,可能切入這一領域并非簡單的跨界,而是對自身技術優勢的延展。
所以表面上看,助貸模式似乎規避了放貸的資金風險,但實際上,它仍然面臨諸多監管與市場挑戰。首先,助貸業務的風險控制仍需依賴合作方。如果金融機構的風控標準較低,或業務導流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追覓科技可能會受到連帶責任。其次,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消費信貸,意味著要面對不同國家的監管要求和市場環境,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法律糾紛。
回顧追覓科技的融資歷程,昆侖萬維對其影響深遠。早在2019年,資金緊張的追覓科技獲得了昆侖萬維5000萬元的B輪投資,而昆侖萬維正是以投資互聯網金融項目聞名。如今,追覓進軍消費金融領域,不禁讓人懷疑是否受到昆侖萬維的影響,試圖復制當年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然而,如今市場環境早已不同,監管趨嚴,用戶消費習慣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更為重要的是,當下的消費金融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各國金融監管趨嚴,企業進入市場需符合當地合規要求;另一方面,消費金融市場競爭激烈,小米、TCL、海爾、美的等家電巨頭均已涉足該領域,行業格局已較為成熟。
對于追覓科技而言,進軍消費金融市場或許是一場豪賭。消費金融涉及深度風控、資金監管、用戶信用等多重挑戰。一個以AI清潔技術聞名的科技公司,貿然涉足金融業務,真的能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嗎?如果只是依靠流量獲取短期利潤,而忽略了長期合規和風控建設,追覓科技的“金融夢”很可能是一場付出過高成本的“華麗冒險”。(文心/文)
猜你喜歡
海爾消費金融高層調整落定,韓祥永升任主持工作副總
海爾消金副總經理韓祥永獲準升任公司副總經理(主持工作),被視為填補總經理職位空缺超一年后的關鍵人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