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基時代”如何選擇ETF?易方達基金厘清四大分類,助力投資者精準配置
-
收藏
0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組
文|曲奇
恒生指數是綜合指數還是大盤指數?創新藥是行業指數還是主題指數?
對于上述兩個問題,想必部分投資者在給出答案前會有一定程度的猶豫。
近年來,國內ETF市場日益繁榮,ETF產品已邁入“千基時代”。然而,當前國內對ETF產品的分類仍然比較模糊,這可能導致投資者難以分辨不同類別產品的特征差異,陷入“選擇困難”。
近期,易方達基金系統化梳理了股票型ETF分類體系,將其分為規模指數(寬基)、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因子指數。
投資者借助易方達的分類體系,可以快速了解不同ETF產品實際特征,以便找到適合自己配置需求的產品。
中國ETF市場分類體系的現存挑戰
近年來,中國ETF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產品種類日益豐富,產品數量顯著增加。
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5年4月11日,全市場ETF產品數量已突破1100只,正式邁入“千基時代”。
ETF市場的繁榮景象反映了中國資本市場日益成熟,以及投資者對指數投資工具的青睞。
然而,在市場繁榮的背后,ETF怎么分類、投資者如何快速選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卻成為一大痛點,存在寬基指數在國內外定義不一、行業指數與主題指數界限不清等問題。
例如,一只標榜“科技”的ETF可能是行業指數,也可能是主題指數。
面對市場上超過1000只ETF產品,投資者很容易陷入“選擇困難”,更會因為難以厘清不同產品的投資邏輯、風險特征與收益來源,影響決策效率,甚至因誤解產品本質而承擔不必要的投資風險。
為了解決這一痛點,近期,易方達基金結合中國市場實際情況與國際慣例,系統化梳理了ETF分類框架,將股票指數ETF劃分為四大類別:規模指數(寬基)、風格因子指數、行業指數和主題指數。
這一分類框架的意義不僅在于提升投資者的選擇效率,而且通過清晰的分類,與國際慣例相對一致,境外投資者能夠更便捷地理解中國ETF產品的投資價值,從而增強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意愿。
規模指數(寬基):從有分歧到可比
寬基指數是股票型ETF最重要的一個分支。然而,對于寬基的定義,國內外存在一定差別。
國際市場上對寬基指數的界定相對較窄。以美國為例,SEC明確要求寬基指數能夠合適地代表“國內或國際股票市場整體表現”,并將行業指數、風格指數等排除在外。
而在中國,滬深交易所將其定義為“選樣范圍不受限于特定行業或主題,反映某個市場或某種規模股票表現的指數”。
國內外對于寬基指數定義上的分歧給投資者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好在境內外的指數機構普遍將寬基定位于規模指數。
由此,易方達基金以監管機構的定義口徑和指數公司的規模指數框架體系為依據,引入市場和市值兩個維度,對規模指數(寬基)進行重新梳理。
具體來看,易方達先按照市場維度分為中國和國際兩類。
其中,國際只按全球、區域(如亞太、歐洲)市場和單一國家進行劃分,不區分市值。
而中國市場根據成分股上市地,可細分為A股、滬市、深市、科創板、創業板、港股及滬港深等,再按市值劃分為大盤、中盤、小盤和全市場。
通過上述方式來描述規模指數,投資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產品的特征差異并進行比較。例如,中證A500是A股大盤指數、中證1000是A股小盤指數、科創板50是科創板大盤指數、創業板指是創業板大盤指數等等。

這樣的分類不僅清晰直觀,還能幫助投資者根據自身需求精準匹配產品,同時為國際化投資提供了可比性基礎。
例如,想要配置A股大盤寬基的,可以關注如滬深300ETF易方達(510310)、A500ETF易方達(159361),追求高成長、關注雙創板塊大盤產品的投資者,則可關注科創板50和創業板指數相關產品,如科創板50ETF(588080)、創業板ETF(159915)等。
行業與主題指數:從界限模糊到涇渭分明
寬基指數之外,行業指數以及主題指數也是ETF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行業指數和主題指數之間的界限并不是特別清晰。
比如,人工智能是行業還是主題?創新藥是行業指數還是主題指數?類似這樣的問題困擾著許多希望精準布局的投資者,導致他們在面對看似相似的ETF時難以抉擇。
為了加強共識,并幫助投資者精準鎖定心儀產品,易方達基金厘清了什么是行業指數、什么是主題指數。
前者以行業分類為基礎、反映某一特定行業內股票表現,例如科技指數、消費指數、醫藥指數等。后者則是圍繞某一長期趨勢、主題或概念,通常橫跨多個行業,比如新能源主題指數可能涵蓋光伏、風電、電池等多個細分領域。

在此基礎上,易方達基金進一步細化梳理分類。
行業指數方面,易方達基金整合了境內外常用行業分類體系,形成八大行業類別——金融、醫藥、科技、消費、制造、周期、公用事業、房地產,并結合指數名稱匹配程度、成份行業權重等指標,分析界定指數是否屬于行業指數。
主題指數方面,易方達基金基于我國產業優勢和發展趨勢,歸納出六大主題類別——數字化與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低碳轉型、國企改革、人口趨勢、ESG,并將緊跟市場發展與主題演化,持續優化整理分類。
整合后的這八大行業和六大主題分類能涵蓋市場上全部已有的行業和主題指數產品,這種結構化梳理讓投資者能夠更便捷地檢索、比較和投資相關ETF,從而實現精準配置。
例如,看好半導體行業的投資者可以直接找到對應的行業ETF,如芯片ETF易方達(516350)等產品,而看好AI發展的投資者可關注人工智能主題的ETF,例如人工智能ETF(159819)等產品。
風格因子指數:從陌生到被投資者熟悉
近年來,國內風格因子類ETF越來越受投資者歡迎。很多投資者可能聽說過紅利ETF、自由現金流ETF等,卻搞不清它們都是什么類型的產品,又有什么特點。
實際上,風格和因子的概念來自學術研究成果,海外將其定義為采用非市值選樣和加權、具備特定因子暴露的指數,讓傳統的指數投資更加Smart。
其中,風格通常指成長型和價值型投資策略;而因子則涵蓋動量、市值、質量、紅利、低波動率等,學術研究表明這些因子能夠在長期提升收益或降低風險。
易方達基金結合市場認知度和產品發展現狀,將風格因子指數梳理為成長、價值、紅利和其他(如質量、自由現金流、動量等等)四大類,并對成長和價值進行了大中小盤的維度細分。

這種細化分類突出了不同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例如,滬深300成長指數代表大盤成長風格,聚焦大型高增長企業;而中證1000價值指數則代表小盤價值風格,主要關注小型企業中估值較低的公司。
此外,這種分類還能幫助投資者根據自身投資目標匹配合適的ETF,降低選擇的難度。
例如,注重穩健回報的投資者,可以考慮關注紅利類ETF,例如紅利ETF易方達(515180)。還有今年新出現的自由現金流產品,像自由現金流ETF易方達(159222),也是一種風格因子產品。
總結
中國ETF市場經過二十余年發展,ETF正逐漸成為A股市場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工具。通過對不同市場或不同行業的ETF產品進行配置,投資者可以實現多元配置,以降低組合風險。
然而,隨著ETF市場的不斷壯大,投資者面臨的不僅是更多的機會,還有選擇難題。
易方達基金通過對規模指數、風格因子、行業與主題的梳理分類,解決了投資者的實際痛點,助力更多投資者在“千基時代”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投資方向。
未來,隨著市場環境的完善和投資者認知的提升,中國ETF市場有望在“千基時代”實現質的飛躍,真正成為居民財富管理和機構資產配置的核心工具。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292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