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十五年,八年時間為錯誤買單,老牌機構北銀消費金融還能否崛起?
-
收藏
0
近日,北京銀行發布的2024年年報,披露了北銀消費金融最新業績情況。數據顯示,2024年,北銀消費金融實現凈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29.66%;截至2024年末,北銀消費金融總資產141.7億元,同比增長8.25%;凈資產11.28億元。
從資產規模和業績來看,北銀消費金融仍未完全擺脫困境。2010年,作為國內首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北銀消費金融承載著推動普惠金融的使命誕生。然而,十五年間,這家“正規軍”從行業標桿跌落至末位梯隊,凈利潤從巔峰期的近5億元縮水至不足2億元,市場份額從35%斷崖式下滑至5%。其興衰軌跡,不僅映射出消費金融行業的激烈競爭,更揭示了這家持牌機構在戰略、風控與資本運作上的短板。
如今,盡管公司嘗試通過業務轉型和高管換血重振旗鼓,但仍難掩行業競爭中的頹勢。北銀消費金融目前仍未達到監管的門檻要求,想要再次上牌桌,在當前的競爭環境下,僅依靠股東資源不足以逆風翻盤。
1.野蠻生長,合規暴雷
北銀消費金融曾一度占據行業35%的市場份額,卻在短短數年內因風控失控、中介騙貸等問題深陷泥潭,多次遭監管重罰,業績大幅下滑。
2010年,在政策鼓勵下,背靠北京銀行的北銀消費金融正式成立,成為中國持牌消費金融的“破冰者”。憑借母行資源與先發優勢,北銀消費金融迅速跑馬圈地,開啟了線下場景的野蠻生長時代。北銀消費金融早期以線下3C產品分期、教育分期為主戰場。通過與國美、蘇寧等家電賣場合作,以及綁定北京八維學校等教育機構,其業務快速滲透至北京及周邊地區。消費者只需提供身份證和收入證明,即可在合作商戶處辦理分期貸款,手續簡便、放款迅速的模式很快贏得市場。
這種模式助推下,北銀消費金融業績在2015年達到頂峰。2014年,北銀消費金融凈利潤達3.17億元,2015年攀升至4.79億元,占據全行業35%的市場份額。其線下合作商戶一度超過5000家,成為行業爭相效仿的對象。
然而,粗放的業務模式已暗藏危機。為快速擴張,北銀消費金融大量依賴中介機構“拉人頭”獲客。一名前員工透露:“當時業務員為了完成指標,甚至默許中介偽造收入證明,一套房產被重復抵押給10人借款的情況屢見不鮮?!边@種“重規模、輕風控”的策略,為后續的暴雷埋下伏筆。

(WEMONEY研究室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2016年,北銀消費金融的命運急轉直下。一場由激進擴張引發的合規危機,將其拖入漫長的低谷期。在這一年北銀消費金融收到史上最嚴罰單,2016年,原北京銀監局在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北銀消費金融存在“違規放貸”“貸前審查缺失”等問題。次年,監管開出900萬元罰單,多名高管被禁止從業。這一處罰創下當時消費金融行業紀錄,也徹底撕開了北銀消費金融風控體系的遮羞布。
2016年監管重罰疊加不良資產壓力,北銀消費金融業績一落千丈。2019年,凈利潤僅4194萬元,遠低于同期招聯、捷信等頭部機構的10億級盈利。2021年,凈利潤5820.85萬元,資產規模不足百億,在持牌消金公司中排名靠后。2022年,雖凈利潤同比增長50%至8734萬元,但仍未恢復至行業平均水平。
此后,北銀消費金融業績持續低迷,與此同時,招聯、興業等后來者憑借線上化布局實現反超。
2.戰略、風控與資本的三重潰敗
北銀消費金融的衰落并非偶然,而是戰略搖擺、風控失控與資本短板交織的必然結果。
早期業務員為沖業績,對借款人資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某離職風控主管坦言:“當時只要中介帶來的客戶,基本都能過審?!敝钡?018年,北銀消費金融仍未建立完善的催收系統。部分逾期貸款在賬上“躺”了5年才啟動處置,導致回款率不足20%。
2024年10月,北銀消費金融將27.3億元不良資產打包轉讓,占其總資產近20%。從產品信息看,加權平均逾期天數達到了3067.73天,已經逾期長達8年的貸款,最終以不到3折的價格拋售?!斑@相當于承認過去十年風控的全面失敗?!币晃粯I內人士評價道。
自2016年騙貸事件后,北銀消費金融推出“輕松付”“輕松貸”等線上產品,但其App“易開花”直到2021年才上線,且功能簡陋。相比之下,招聯消金早在2015年便依托招行、聯通資源搭建純線上體系。
管理層來看,自2019年以來,北銀消費金融總經理職位四年內更換三次,頻繁的人事動蕩導致戰略反復:從力推線下場景到倉促轉型線上,再到試水自營App,方向始終模糊。
盡管北京銀行多次輸血(2021年提供60億元授信),但北銀消費金融注冊資本長期停留在8.5億元,2021年增資至10億元的計劃因流程問題流產。相比之下,杭銀消金、平安消金等后來者注冊資本均超50億元。資本金不足直接限制其展業空間——根據監管要求,消費金融公司杠桿倍數不得超過10倍,北銀消費金融的放貸規模天花板被牢牢鎖死。
2024年4月份最新修訂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中規定,消費金融公司注冊資本實繳貨幣10億元及以上,主要出資人持股比例50%以上。目前北銀消費金融注冊資本為8.5億元,目前股東包括:北京銀行、桑坦德消費金融、利時集團、大連萬達、聯想控股等10家公司,前3大股東分別持股35.29%、20%、15%,未滿足監管要求。
北京銀行遲遲未注資或是出于對未來業務的擔憂。
3.行業洗牌下的結構性危機
在消費金融行業從“跑馬圈地”進入“精耕細作”階段后,北銀消費金融的短板被進一步放大。北京銀行雖持股35.29%,但雙方協同始終流于表面。反觀寧銀消金,依托寧波銀行直銷銀行App“直接貸”導流,上線半年放款破百億;杭銀消金則深度接入杭州銀行本地生活場景。相比之下,北銀消費金融既未打通北京銀行客戶數據,也未嵌入母行生態,淪為“孤島”?!俺峙茩C構一旦觸碰紅線,代價遠超非持牌機構?!蹦潮O管人士指出。北銀消費金融因早期違規付出的不僅是900萬元罰單,更是遭遇持續多年的信任危機?!拔磥硐M金融的競爭,本質是數據與算法的競爭?!蹦愁^部機構CTO表示。北銀消費金融因轉型遲緩丟失的不僅是市場,更是構建用戶畫像、優化風控模型的時間窗口。北銀消費金融的十五年像一部充滿隱喻的行業紀錄片:它曾乘政策東風崛起,因漠視風控墜落,又在數字化浪潮中艱難追趕。其興衰印證了一個殘酷現實——在金融強監管時代,持牌僅是入場券,唯有敬畏風險、深耕科技、激活生態,方能在行業分化中守住一席之地。對于北銀消費金融而言,能否真正從教訓中重生,或許將決定下一個十五年,它究竟是作為“警示案例”還是“逆襲樣本”被寫入歷史。(姜林燕/文 劉雙霞/編輯)
猜你喜歡
北銀消費金融2023年實現凈利潤1.18億元,凈資產為11.28億元
北京銀行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北銀消費金融業績也隨之出爐。杭銀消金副總經理周斌任職資格獲批,曾先后在常熟農商行、小米消金及蘇商銀行任職
杭銀消金、建信消金、北銀消金等迎來人事變動。北銀消費金融發布倡議:理性消費,合理借貸,提振金融消費信心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部分消費者面對物質的誘惑,過度消費,給個人和家庭帶來嚴重困擾。在此,北銀消費金融公司提醒大家:理性消費,合理借貸,構建和諧金融生態環境。北銀消費金融發布風險提示:辨別校園貸套路,遠離不良校園貸
北銀消費金融公司提示學生朋友們警惕各類校園貸陷阱,堅決遠離不良校園貸。一旦被卷入校園貸騙局,應積極保留證據,保持與家長和學校的密切溝通,主動向公安、司法機關尋求幫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牢記“三要三不要”,避免陷入“校園貸”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