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批20只浮動費率基金:11只跑贏業績基準,4只業績超30%
-
收藏
0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組
文|雪梅
公募基金改革新規出臺后,首批16只新型浮動費率基金自5月27日開啟申購,引發市場內外熱議。
其實,這并不是A股最早的浮動費率基金。2023年國內就發行過20只浮動費率試點基金,它們根據持有時間長短、規模大小與收益高低收取不同的管理費,個別基金公司甚至推出了“盈利收費、虧損退費”的創新產品。
近2年過去后,這批基金的收益如何?為此,公司研究室追蹤了它們成立以來的收益表現,并與業績基準、滬深300指數及同類產品做了比較。
11只跑贏業績基準
嘉實創新動力排名第一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收盤,2023年內成立的20只浮動費率基金中,成立以來收益為正的有18只,占比90%;僅有2只收益為負。
其中,收益排名前5的是:嘉實創新動力混合、富國核心憂勢混合、中歐時代共贏混合、大成至信回報三年定開、華夏瑞益混合。

以業績最好的嘉實創新動力混合為例,這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23.12.04,業績基準是:中證800指數收益率*80%+中債綜合財富指數收益率*15%+恒生指數收益率*5%。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這個業績基準與剛發行的浮動費率基金嘉實成長共贏A非常相近:中證800成長指數收益率*70%+中債綜合財富指數收益率*20%+恒生指數收益率*10%。
數據顯示,嘉實創新動力混合2023年12月成立以來,累計凈值增長39.62%,年化收益25.2%,不僅跑贏9.93%的業績基準,也跑贏了偏股混合型基金同期收益。
不過,并不是每只基金的業績都是如此。
事實上,上述20只浮動費率基金中,跑贏業績基準的只有11只,占比55%;跑輸業績基準的9只,占比45%。具體而言,業績前10的基金,都跑贏了業績基準;業績排名第13的招商精選混合,也跑贏業績基準0.62%。
由此可見,對于這批浮動費率基金而言,凈值增長保持正收益,大部分基金經理都能做到;但在此基礎上跑贏業績基準可就困難多了,迄今只有55%的人能做到。也就是說,還有將近半數的基金跑輸了業績基準。
13只跑贏大盤
中歐時代跑贏滬深300指數26.07%
這次公募基金收費改革,讓業績基準深入人心。但這個標準,早些年在業內并不太吃香。當時,普通基民口中的好基金,主要是跑贏大盤;業內評比時,也主要看誰能跑贏同行。
那么,從這兩個標準看,上述20只浮動費率基金的業績,表現如何呢?
這里,公司研究室以滬深300指數漲幅代表大盤走勢進行比較。

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收盤,這20只基金有13只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占比65%;有7只跑輸滬深300指數,占比35%。
顯然,跑贏業績基準固然不易,跑贏大盤也沒那么簡單。
以業績排名第三的中歐時代共贏混合為例,這只基金成立于2023.11.28,成立以來凈值增長35.3%,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9.23%,該基金跑贏大盤26.07%。
至于跑輸大盤的7只基金,有5只業績排在后5名;還有2只基金業績排名中間偏后,富國遠見精選業績11.45%,僅比滬深300指數少0.02%,但總歸是沒有跑贏。
5只位于同類業績前10%
華安遠見慧選業績墊底
與基民心目中的跑贏大盤相比,基金從業者們更看重的是跑贏同行,也就是業內所謂的相對業績排名。
用圈內話說,國內基金業目前還是靠天吃飯,大盤不好,誰的業績都好不到哪里去。因此,不少基金經理不怕跑輸大盤,只擔心跑輸同行,沒法對基民與公司交待。
那么,2023年成立的20只浮動費率基金,成立以來的業績跑贏了同類沒有呢?
這里,公司研究室選擇了這些基金的同類排名加以比較。為了直觀展示這些基金在同類產品中的位次,我們在具體排名后,并列了相應的百分位數據。

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這20只基金中,業績排名前5的基金,位列同類產品的前10%??陀^地說,這樣的業績表現,算是相當優秀了。
緊跟著的是銀華惠享三年定開混合、易方達平衡視野混合,這2只基金的業績,位列同類產品的10%-20%之間,表現也相當不錯。
接下來,有8只基金業績位列同類產品的20%-30%之間。也就是說,屬于全部同類產品的前1/3。這個位次不算很好,在幾千只產品中可謂居于中上游。
隨后有2只基金業績位于同類產品的30%-50%之間,這樣的位次只能算是中不溜了。
剩下的3只基金業績,位于同類產品的50%以后。其中,華安遠見慧選混合的位次為81.02%,在同行中屬于后1/5的產品了,其成立以來業績在這20只基金中也是墊底。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380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