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生存危機,實體小店呼吁反對外賣超低價“內卷式”競爭
-
收藏
0
“遠遠低于成本的價格競爭,直接造成了我們這種咖啡本地小店的生意驟減,以前每日營業額能到1500元~3000元,現在直接下滑了一半以上。”近日,重慶Potato咖啡店主理人在短視頻平臺發聲,稱部分連鎖品牌在京東外賣價格下探至1~2元/杯,這種遠低于成本的超低價影響到小店生意。他在視頻中呼吁本土咖啡館共同拒絕無底線的低價內卷。
Potato咖啡店遇到的困境并不是個例。另一家本土咖啡品牌Double happiness店長也發視頻指出,此前店鋪每日咖啡銷量大約在100杯左右,但在京東外賣低價補貼影響下,銷量降到原來的一半。“再繼續下去的話,我們可能出現虧損,甚至有減員、關店這些風險。”

▲Double happiness咖啡(左)、Potato咖啡(右)呼吁京東外賣停止超低價補貼
就在6月5日,重慶市咖啡行業協會刊發倡議書,呼吁京東外賣停止“百億補貼”內卷式競爭。該倡議書同時由巴浪樹林咖啡、TOTOMATO咖啡、霧光山亭咖啡等本地多家獨立咖啡品牌聯名簽署。
倡議書提到,今年一季度以來,京東外賣挑動“外賣百億補貼”等“內卷式”競爭,將咖啡現制飲品作為投放高額補貼的重點品類,導致咖啡行業市場價格斷崖式下行,對行業長期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如本地獨立咖啡品牌巴浪樹林、悟飲門、霧光山亭等,5月份線上交易金額同比下降了12%,訂單平均價格下降了13%,獨立咖啡品牌的市場份額被嚴重分流。
目前,在外賣平臺低價補貼之下,連鎖品牌的咖啡售價已經進入到“1元時代”。以重慶為例,瑞幸一杯“橙C”美式價格補貼后5.9元/杯、庫迪咖啡為1.68元/杯,并且均免配送費。而同樣規格的產品,在兩家品牌的官方小程序中均為9.9元/杯。記者查詢發現,這些連鎖品牌咖啡補貼后價格大幅低于本地獨立咖啡品牌,如后者人均消費則在20-40元不等。
5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約談外賣平臺企業,要求相關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內部管理,合法規范經營,公平有序競爭,共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切實維護消費者、平臺內經營者和外賣騎手的合法權益,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黃浩此前曾在《經濟日報》撰文表示,一些平臺仍試圖憑借資本補貼,聯合部分餐飲品牌,人為制造遠低于成本的超低價,意圖在競爭激烈的存量市場中快速搶占份額。資本補貼下的價格并非源于效率提升或成本優化,而是扭曲的市場信號,可能對一些中小商家構成不公平競爭壓力,令他們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甚至可能危及生存。
“我們作為本土實體小店,也希望這種大平臺不要再以這樣聯合大品牌進行大規模的低價補貼,沖擊我們實體商家的生意了。給我們留口飯吃,讓咖啡的價格回歸理性,讓本土的咖啡店能夠有一席生存之地。”Potato咖啡店店長說。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派財經
共1019篇文章
聚焦數字經濟融媒體平臺。
最近更新文章
-
2025 科技爆點:外骨骼 “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百萬降價到百元
19小時前 外骨骼 -
國金基金尷了個尬!基民虧錢,公司盈利,董事長紀路5年拿了近2500萬工資
2025-06-27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