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養豬巨頭”德康集團港股IPO:2021年虧損超31億,3年欠繳社保公積金5000萬
-
收藏
0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組
文|曲奇
1月31日,四川德康農牧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此前,德康集團曾于2021年6月向港交所遞交過一次招股書。
德康集團是一家畜禽養殖企業,專注于生豬及黃羽肉雞的育種及養殖。德康集團超70%收入來自生豬產品,公司經營情況與“豬周期”高度同步。近兩年,由于生豬價格低迷,德康集團也一直處于虧損之中。
本次IPO,德康集團擬將所募資金用于拓展現有生豬和黃羽肉雞養殖業務;發展食品加工業務;研發投入和信息科技系統;戰略投資或潛在收購;償還銀行貸款等。

01、超70%收入來自生豬產品
德康集團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生產基地主要在四川等西南地區的養殖公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2年前9個月,按生豬銷量計,德康集團在國內生豬供應商中排名第六;按黃羽肉雞銷量計算,德康集團在國內黃羽肉雞供應商中排名第三。
根據招股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德康集團收入分別為81.5億、99.0億和96.6億。其中,生豬產品收入占比分別為70.6%、72.4%和75.5%。
從生產模式來看,國內生豬養殖主要分為農戶散養、公司自營、公司+農戶三種養殖模式。德康集團采用公司+農戶模式,具體包括一號家庭農場模式、二號家庭農場模式和自營模式。

一號家庭農場模式下,農場主僅向德康集團的領取斷奶仔豬并進行育肥;二號家庭農場模式下,農場主向德康集團的領取母豬,負責飼養,以及生產在二號家庭農場或附近一號家庭農場育肥的斷奶仔豬。
德康集團表示,相較于傳統養豬模式,二號家庭農場模式的資產模式更輕,易于擴張,且盈利能力更強。
不過,2022年前9個月,二號家庭農場、一號家庭農場、自營農場模式分別占生豬銷售收入比例的14.8%、68%和17.2%。目前,德康集團生豬收入主要來自一號農場模式。
大公司通過與農戶合作,可以解決場地不足的問題,也可以實現輕資產快速擴張。在豬價高時,大公司也樂意與農戶分錢,一方面是遵守合同約定,另一方面大公司也還仰仗農戶幫公司賺更多錢。然而,在豬價低迷時,大公司虧損較多,2021年就曾有多條新聞報道稱,多家豬企克扣農戶辛苦費。
02、“豬周期”下行期毛利率不足10%
德康集團的經營業績受豬周期影響很大。
上一輪“超級豬周期”過后,2020年生豬市場由供給短缺逐漸進入供應過剩階段,且受疫情影響需求走弱。2021年生豬價格下行,2022年我國全年豬價呈現前低后高態勢,一季度豬價處于低位,二季度開始走高,7月以來行業基本進入全面盈利狀態,然而到12月下旬再次進入虧損。2023年2月上旬,豬糧比連續3周低于5:1,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
根據招股書,2020年至2022年前9個月,德康集團毛利率分別為38.8%、7.7%及6.3%;凈利潤分別約為36.1億、-31.7億及8.5億。
德康農牧表示,毛利率受商品肉豬的影響最大,非洲豬瘟在2021年得到控制后,2022年生豬育種加速生產,市場上供應量增加,導致商品肉豬、種豬及商品仔豬的平均售價減少。
對于生豬價格過度下跌,經濟日報近日發文稱,“從歷次豬周期來看,穩價格的關鍵在于穩生產,要更多用好產業和信息手段。用好產業手段,控制成本是王道。生產成本是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降低成本,養殖場戶可以在價格波動面前更有應對余地,也利于消費者吃上平價豬肉。”
03、現金流緊張欠繳社保公積金5000萬
養豬作為一個重資產且具有明顯周期性的行業,在豬價下行期很容易因為攤子太大導致巨額虧損,也可能因為沉重的債務壓力導致破產。
比如,1月30日,江西養豬大戶正邦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2022年預虧110億元-130億元,上述虧損金額也將令公司的凈資產直接為負數。
2020年至2022年前9個月,德康集團分別借款41.6億、59.7億、68.8億。截至2022年11月末,德康集團借款總額微降至66.8億。

2022年11月末,公司短期有息負債為40.8億,但現金及等價物以及受限存款只有33.6億。就現金流來看,德康集團德現金流頗為緊張。
此外,社保和公積金作為保障員工的福利,德康集團還存在欠繳社保和公積金的情況。2020年至2022年前9個月,德康集團分別欠繳社保400萬、1500萬及1330萬,公積金欠繳800萬、500萬及430萬,社保和公積金累計欠繳約5000萬。